【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迷失在中国的“中国情人节”
  作者:王传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7 | 点击数:3660
 


  1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七夕”。不少人都习惯将这个节日称为 “中国情人节”,精明的商家更是趁机喊出“中国情人节”的口号纷纷促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如果非要给一个什么称呼的话,我觉得应该称它为“中国爱情节”。 (8月15日新华网)

  天上的牛郎织女相见鹊桥;地下的亲密爱人忙着约会。以七夕的名义,和自己的情人来次约会,也就成了众多恋人在每个夏天的必修课。在这一天,恋人们吃巧克力、送收红玫瑰,甜蜜得不亦乐乎。可是,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在这个被称作“中国情人节”的节日里,鲜有中国元素可言——忙来忙去,既宣传了异国他乡的恋爱文化,还营销了所谓西餐店、西方消费,基本与“中国”二字无关。

  世上本没有节,过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节。于是,有人便提出了“何不在中国搞一个 ‘中国情人节’”的建议。再加上,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打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号,设个 “中国情人节”,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此一来,既丰富了恋人们、情人们的爱情生活,还响应了“十七大”报告中的“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指导方针,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愿望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无论是保护传统文化,还是丰富恋人生活,都善意得不得了。可就是,这“中国情人节”过来过去,也没过出些许中国味来,真可谓——迷失在中国的“中国情人节”。再说的直白一点,“中国情人节”只有“中国”之名,却无中国之实;“中国情人节”只不过是第二个“圣瓦伦丁节”罢了。

  冯骥才大师也果然有品位、有文化。他说,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按照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因此,他觉得应该称它为“中国爱情节”。而笔者要问的是,“中国爱情节”是不是就能起到“弘扬传统文化”之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作用呢?

  当然不是。看一个节日是否应该设立,不在于它能有多少预期,而在于现实之中有多少可以支撑起这个节日的文化,以及文化承载体。“圣瓦伦丁节”有节日文化,也有一些承载体,比如玫瑰花、香水、钻戒、巧克力;我国古代也有农耕文明时代的爱情文化,比如着汉服、绣荷包、抛绣球,但是,如果将这些物件作一个市场大PK,就会发现,在所谓的“中国情人节”里,中国元素根本没有市场。既然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必要在“情人节”之前摆上“中国”二字了。

  笔者不是反对设立 “中国情人节”。而是“中国情人节”设立的基础当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当我们的家庭服饰也流行起汉服,正如日本那样流行穿着和服、如韩国那样穿着朝鲜族服饰,“中国情人节”才会有真正的市场,谈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新闻晚报 2010年08月16日 14:1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非遗保护:守护祖先的财富
下一条: ·中国情人节“三月三”比“七夕”合适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