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中国民俗网推出电子杂志《七夕专刊》
  作者:光明网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3 | 点击数:6057
 

 

 

  光明网讯 “七夕”将至,8月13日中国民俗网推出电子杂志《七夕专刊》,释读“七夕”的来历和传说,“七夕”相关习俗,探讨“七夕”与“七夕情人节”到底有多远等命题。

  今年9月份,中国民俗网(www.chinesefolklore.com)将迎来开通11周年纪念。11年来中国民俗网秉承通过互联网交流中外民俗学研究成果,传播民俗文化信息,博览民俗文化事象,透视民俗文化内涵为宗旨,集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服务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术和知识层次需要,成为业界公认的民俗专业品牌网站之一。

  为了打开学术藩篱,让更多的人了解各地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并对某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民俗事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剖析,电子杂志《中国民俗文摘》应运而生,旨在为大众提供一个新的了解和探讨民俗的平台。《中国民俗文摘》每期将究某一民俗专题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和深入的探讨。创刊号就是8月13日首发的,以即将到来的“七夕”为主题的《七夕专刊》。

 

七夕专刊:浏览页面示意图

本期发刊词与目录

专刊网址: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zazhi/ 

下载浏览请访问中国民俗网首页:www.chinesefolklore.com

民俗学论坛热议帖: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viewthread.php?tid=16607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10-08-13 17:14:1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面观
下一条: ·希伯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搭建学者及大众间的交流平台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