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杨亮才]冯元蔚与民间文学
  作者:杨亮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8 | 点击数:8869
 

 

  冯元蔚近影   杨亮才 供图

 

  冯元蔚生长在凉山,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滋养了他,从普通彝家青年到大学教授、省部级领导,冯元蔚一直没有离开他所钟爱的民间文学事业,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们应当把民间文学看做是当今对青少年教育的最佳课外教材,使它在我们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普通彝人到大学教授

  冯元蔚,彝名巴胡母牟,1930年农历六月廿四生于四川西昌礼州羲农(今月华乡)深沟堡(彝语玛施普助)一户普通家庭。据说他祖上是御封的“百户”(是俸禄等级,并非辖百户)土官,为尼尼土司家支。“百户”本是待遇,但年长日久,“百户”便成了姓氏,又因彝语读不准,就讹读为“巴胡”了。

  冯元蔚的童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由于家境贫寒,母亲为了维持生计,先是带着不到半岁的他和姐姐,寄居在三姨妈家;后又寄居外婆家,直到他12岁时才回到了自己的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生活困苦,冯元蔚从小就养成了勤劳、艰苦、俭朴的习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放学回来就主动帮助家里做家务:打草鞋,喂牛,喂马,打柴,使牛耕田,样样皆能。假期回来,他还去卖牛工(代人耕田),挣点儿零用钱。

  冯元蔚六七岁时就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等书,以后又读了《古文观止》、《诗经》等。大约10岁左右,他先在村边小学读一年级,以后又到羲农中心小学插班读四年级,成绩优秀,颇得老师喜欢。1945年,刘文辉在西昌开办了西昌边民实验学校,冯元蔚第一次离开故乡,到西昌上学。

  在冯元蔚的童年生活里,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发生在他5岁那年,即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由云南绞车渡过金沙江,进入凉山地区。红军平等待人,秋毫无犯。当部队从深沟堡经过时,曾借用老百姓门板搭桥,冯家的门板也被借去,后原物送还。红军长征经过冯元蔚家乡,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50年3月西昌一解放,他就毅然报名参加了西昌军管会举办的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成为其最早的一批学员。训练期限原定半年,但因形势发展很快,各地都急需干部,于是冯元蔚只学了3个月就被提前分配到军管会民族事务处工作。

  刚参加工作,冯元蔚就干了一件漂亮事,展现了他的才干。原来,黑彝罗洪阿子打施家与另一家黑彝惹尼家又发生械斗了,领导要冯元蔚前去劝解阻止。当时,打冤家、械斗是凉山彝族的普遍社会现象,民族之间、家支之间因为一点儿事就械斗不断,有的打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十分棘手。年轻的冯元蔚单枪匹马进入深山,耐心地给双方讲政策,讲道理,晓以利害。由于冯元蔚工作做到了家,两家口服心服,握手言欢,从冤家变成亲家。两家为了表示感谢,特地杀羊设宴招待冯元蔚。

  1951年5月,中共西康省委统战部决定送冯元蔚到成都西南民族学院(今西南民族大学)深造。西南民族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最早建立的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成立之初,全院只有教职员工64名,其中教师30名。第一期招收的500名学员来自西南的4个省区,包括藏、彝、苗、回、羌等24个民族。冯元蔚到成都报到时,学院实际上还未正式开学。先到的学员都要参加建院劳动,如拆墙、盖简易房、填坑、修路、平操场、清扫垃圾等。教职员工、学生,不分男女老少,一齐动手。连院长王维舟也不顾年高体弱,带病跟大家一起劳动,给大家以极大鼓舞。

  冯元蔚精通新老彝文,汉语文水平也比较高,所以,他既为同学们补习汉语,也帮助他们学习民族语文。从西南民族学院毕业后,冯元蔚留校工作,在教学岗位上一干就是32年,由一名彝族知识青年成长为副院长,并在彝族语言文字和民间文学研究领域有着较深造诣。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0-01-08 14:4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宁一 郑丽平]评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
下一条: ·改革开放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胡南]回到人的立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