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海峡两岸“宗教与区域文化暨梅山宗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作者:李志鸿   摄影/图:李文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0 | 点击数:6494
 


  2010年7月4日,海峡两岸“宗教与区域文化暨梅山宗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素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之誉的古城——长沙召开。开幕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先生主持,卓新平先生首先介绍了与会的大陆嘉宾与学者,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理事长巨克毅先生介绍台湾与会学者,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袁建尧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先生、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冯波先生、湖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局长汤新华先生、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曹中建先生、台湾极忠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李子弋先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有志先生先后致辞。

  2009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成功举办,论坛就“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海峡两岸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谱了新篇章。为了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的宗教文化交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决定与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海峡两岸宗教与区域文化暨梅山宗教文化”研讨会,承办单位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新化县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中心。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设有4个议题:1、海峡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的回顾与前瞻。2、海峡两岸的民间信仰(宗教)与文化遗产保护。3、湖南梅山宗教文化的调查研究。4、宗教文化与区域社会的互动研究。来自海峡两岸二十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学者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7月4日——8日,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就宗教与区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宗教,是与人类历史相始终的重要文化现象,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教与区域文化关联甚大,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与探讨非常必要。区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出现的,与历史上的民族活动、区域经济、历史文化互为一体。区域文化不仅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更成就了中华文明的一体多元。缺乏对区域文化的研究,则无法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作出精准的判断。

  以梅山宗教文化为例,我们不难窥见区域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深厚。梅山宗教文化,不仅有着古梅山原生态巫文化的遗存,更渗透着道、儒、释三教的文化因子。在历史与现实中,梅山宗教文化区域性色彩浓烈,业已演变为该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与生产生活方式。

  应该说,多样性和地域性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重要特征。因此,以“宗教与区域文化暨梅山宗教文化”作为此次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有着深远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时至今日,在祖国大陆和宝岛台湾,宗教信仰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在今天的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增进两岸感情、增强两岸文化交流和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的宗教交流日益频繁,形式日趋多样,与此相关的,宗教与学术的结合也更加紧密。

  展望未来,我们深信,此次“海峡两岸宗教与区域文化暨梅山宗教文化”研讨会的举办,将有利于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增强中华民族意识,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从而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积极发展,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右六】主持开幕式

会场

与会学者合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曹中建【右三】主持闭幕式


 

  文章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0年7月7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越两国专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召开座谈会
下一条: ·全国“蒙古族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与数据建设学术研究讨论会”召开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李佳南]漳溪畲族乡蓝大将军出巡仪式探赜·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朱玲玲]民俗体育与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研究·[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彭栓红]民族“三交”视域下云冈石窟的宗教新质素·[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王琴] “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王珊珊]新媒体时代坚持我国宗教工作中国化方向传播策略研究·[钱寅]论礼俗传统中祭祀与婚姻的关系
·[刘永发 李庆]人文之汤:洛阳汤文化调查与探究·[洪哲泓]真神与凡夫
·[彭牧]拜:礼俗与中国民间信仰实践·[游自荧]灾难、传说和信仰的互动:日常政治与人神互惠
·[郭立东]横滨自由华侨妇女协会与中华义庄的水子地藏·[德格洛珀] 鹿港的宗教和仪式
·[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孙英刚] 跨文化中的迷惘——“民间宗教”概念的是与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