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是东亚读书共同体,不是东亚文化共同体
  作者:记者 陈一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07 | 点击数:7018
 


 

先学“中国”,后学“西方”,现在中日韩三国新演义,坐下来检讨东亚的家底,以共同体的名义给西方“放话” 本报记者 陈一鸣 图

 

  “‘东亚100册文库’是以书籍让世界重新认识和发现东亚的出版运动。
是针对西方出版界独霸一方的回应,将对全球出版行业起到平衡作用。”
———东亚出版人大会会长、韩国出版家金彦镐

  □本报记者 陈一鸣 发自韩国全州

  11月初在韩国全州结束的第9次东亚出版人大会上,东亚群雄纷纷亮出20世纪中叶以来各自的顶级人文学术著作,其中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各26种,香港7种,台湾15种。由这100种人文书籍构成的“东亚100册”文库,将分别在上述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

  日、韩、港、台确定明年4月出版“东亚100册”导读手册,四川新华文轩社科图书开发部总编辑段英女士称,他们每年出版20本,5年出完100本。

  会议中,全球化一词常被提及。在中国大陆语境中,“全球化”经常意味着“我看世界”;而在韩日出版人的概念中,“全球化”更意味着交流甚至是输出,也就是“世界看我”。因此,韩国出版文化专业杂志《LIST》载文提及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黄皙暎时,对美国读者的狭隘深表遗憾———“在全球化的当今,美国人仍顽固地坚守英语。从英语翻译成其他语言的作品和从其他语言翻译成英语的作品数量相差悬殊,这种文学现状无疑让人感到非常悲观。许多世界级的伟大思想家和创作出很多感人作品的作家还不为美国人所知。”东亚出版人大会会长、韩国出版家金彦镐说:“‘100册文库’是以书籍让世界重新认识和发现东亚的出版运动。是针对西方出版界独霸一方的回应,将对全球出版行业起到平衡作用。”

  “东亚读书共同体”比“东亚共同体”早5年

  东亚出版人开会,沟通起来既麻烦又有趣。三国五方,四种文字,三种语言,现场的同声传译累惨了。在轻松的宴会场合,每个笑话都能按照翻译顺序引起三拨笑声,只有“干杯”才能获得众人的一致响应。

  语言如此不同,但会里会外最常被提及的词汇是“东亚读书共同体”。

  谈及古代,三国其乐融融,儒家是共同价值、共同记忆,“东亚读书共同体”这一概念近乎于不证自明。谈及当代,已经成功完成现代化转型的日韩对自身的儒家文化传统从容以对,有溢美更有理性;中国近年来也意识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诞颟顸,对于从共同传统中挖掘现代价值,三国也都心有戚戚。

  在这种情况下,与会者经常把“东亚读书共同体”顺口说成“东亚文化共同体”,稍后发觉口误,再改回“东亚读书共同体”。

  为什么只提“读书共同体”不提“文化共同体”?毕竟历史问题是“文化共同体”难以承受之重。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发行人兼总编辑林载爵表示,虽然在韩国和台湾提供的书目中,都有涉及日本殖民的书籍,可大家对待书目的态度是专业和宽容的。当日本出版人谈及丸山真男对日本文化主体性的贡献时,韩方补充道,丸山真男没有谴责过日本对韩国的殖民统治。类似对话不是以争论方式出现的,也并非仅仅发生在日韩之间。

  日本MISUZU书房前董事社长、白发苍苍的加藤敬事不掩得意之情:“最近三国领导人会面谈及‘东亚共同体’,我们早在5年前就开始谈‘东亚读书共同体’了!”2004年夏,日本人文出版界的两位退休前辈———加藤敬事和日本平凡社前董事编辑局长龙泽武来到北京。加藤敬事曾主持编辑堪称“日本国家工程”的《现代史资料》;龙泽武编辑生涯的大手笔是《世界大百科辞典》和汇集亚洲多国经典著作的“东洋文库”。原本计划同行的还有一位退休前辈、岩波书店前社长大冢信一。岩波书店被称为日本出版界的皇冠,而大冢信一是岩波书店全盛时期的重要参与者。后计划有变,大冢先生未能成行。

  加藤敬事和龙泽武那次来北京,目的是拜会他们的中国同行、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董秀玉女士。

  “他们来之前仔细查看了中国近年来的人文出版书目,最后认定三联最有人文理想和探索精神,我们翻译出版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赛义德的《东方学》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忆及往事,董秀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东亚文化自古交流频繁,近一百多年西方中心主义盛行,东亚内部的文化交流几乎中断。加藤和龙泽认为,东亚是一个存在,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当中,未来东亚在世界上将占有重要位置。因为东亚各国有必要重新相识,一起思考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时董秀玉正忙于“中国文化论坛”事务,每天思考中国的文化自主性问题。她曾长期在香港工作,在与西方同行的交流中,董秀玉最强烈的感受是不对等:“我们对他们的历史巨细无遗什么都了解,但他们对我们近乎一无所知。他能够和你谈歌德,你无法和他们谈屈原。”屈辱倒未必,遗憾总是有的。董秀玉觉得,中国出版人有责任把中国介绍给西方。可你经济衰弱时,除了极少数西方专业人士,没人理你什么“中国价值观”、“东方文化精神”。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南方报业-南方周末 2009-12-03 16:4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铭铭]文化史:从梁启超那里“再出发”
下一条: ·信息社会标识性的变化
   相关链接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朱玲玲]民俗体育与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研究·[吴言]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的关系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翠含]生生不息 代代相传: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逻辑研究
·[郭永平]乡村振兴背景下晋陕豫民俗组织与治理共同体建设·[毕雪飞]东渡的传统:作为方法的牵牛织女传说
·[阿依达娜·沙尔山]中华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新疆民间故事中图腾的象征寓意·[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