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尤文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留住“伊玛堪”
——关于渔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作者: 尤文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2 | 点击数:7384
 

 
  “伊玛堪”即赫哲族传统民间说唱艺术,是赫哲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传承和保存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几代人曾进行过艰苦努力。赫哲族社会的发展,现代保护手段的应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以及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作用的认知,都为“伊玛堪”的传承和保存创造了良好条件。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一首《乌苏里船歌》曾传唱大江南北,使赫哲族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赫哲族的渔猎生活曾引起无数人的遐想,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乌苏里船歌》的曲调源于赫哲族古老的“伊玛堪”呢?

  新中国成立后,赫哲族这个人口只有数百人的民族群体的命运发生了巨大转变。在现代化进程中,赫哲族的社会地位提高,生活改善,生产发展,人口增加。与此同时,赫哲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严峻形势,“伊玛堪”正在离开赫哲族人的日常生活便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伊玛堪”曾经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如今理应成为赫哲族新的文化艺术形式

  “伊玛堪”是赫哲族传统民间说唱艺术,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据有关资料记载,它至迟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形成。“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传统节目长、中、短篇均有,代表性作品有《什尔达鲁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月》、《亚热勾》、《西热勾》等。“伊玛堪”的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即“伊玛堪大唱”,是指以说为主的表演,侧重表现英雄与传奇性的节目内容,如各种“莫日根(英雄)”故事和赫哲族的创世传说;“小唱”即“伊玛堪小唱”,是指以唱为主的表演,侧重表现抒情性内容的短篇节目。“伊玛堪”的唱腔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流行地和艺人的不同,所采用的唱腔曲调也有所区别。

  “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娱乐审美形式,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说唱者将赫哲族传统的渔猎生产生活、征战、婚姻、祷告、礼俗等生活场景,展现得栩栩如生,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古代渔猎民族的风俗画卷,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说唱者多为男性,被称为“伊玛卡乞玛发”(亦称“伊玛卡乞尼傲”、“伊玛卡乞奈伊”)。

  对于人口规模小、生产方式单一的赫哲族来说,“伊玛堪”曾承载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不仅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而且还承载着赫哲族的社会文化记忆和情感。“伊玛堪”是赫哲族关于自身群体知识的宝库。正如有人撰文指出的:“赫哲族历史上所经历的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风貌,无不在‘伊玛堪’中留下自己或深或浅的印记。由于赫哲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她的历史、宗教、文化、科学、传统、知识、习惯等所有的精神、物质文化都靠言传身教,‘伊玛堪’就是她的知识体系,是她的精神意识的‘活书’,表现了赫哲族全部的精神信仰和追求。”

  历史上形成的“伊玛堪”是赫哲族历史知识的系统再现,正是“伊玛堪”为后人了解赫哲族历史打开了一扇窗户。从“伊玛堪”的叙述中人们得知,赫哲族传统社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发展阶段,赫哲族的信仰也处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时期,他们认为自然力就是神灵,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迈向社会主义社会之后,“伊玛堪”理应成为赫哲族新的文化艺术形式,记叙赫哲族新的生活追求和社会风尚。

  “伊玛堪”面临着失传之忧,但其保存工作有着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赫哲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赫哲族在民族语言、传统生计方式、传统社会结构方面也面临着巨大变化。据统计,自上世纪30年代特别是50年代以来,赫哲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日益减少,通晓本民族语言的人已十分有限。本世纪初进行的一项调查称,只有4位老人通晓赫哲语。赫哲语的逐步消失,成为“伊玛堪”失传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当然,与巨大的社会变迁相适应,与传统民族语言一起消失的还有相关环境知识、传统生计知识等,这些知识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情势下,以传统民族语言为基础进行说唱的“伊玛堪”与赫哲族社会生活渐行渐远已成定局。面对巨大的社会变迁,由于缺少相应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贬抑,“伊玛堪”说唱者的代际传承曾一度中断。2003年5月,随着最后一位伊玛卡乞玛发尤金良的病逝,全套成型的“依玛堪”已成为绝唱。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0-4-2

上一条: ·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起来
下一条: ·[刘大先]地方色彩、世界主义与中介
   相关链接
·[高荷红]赫哲族“伊玛堪”歌手传承路线探幽:以三个家族为例·[田梦]赫哲族熊图腾故事比较研究
·[冉勇]母题学视域下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英雄叙事诗的比较研究·[赵薇]伊玛堪音乐曲调采录和特色思考
·[孙岩]新媒介时代赫哲族文化传承方式的现代转换·[黄任远]赫哲族伊玛堪音乐特点浅析
·走近赫哲族文化·[侯儒]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家族式传承口述史研究
·[黄任远 于晓飞]凌纯声和赫哲族文化研究·黄任远:《伊玛堪田野研究报告:对赫哲族歌手吴连贵的调查》
·传播民族文化 共享世界文明·习总书记走进伊玛堪传习所
·伊玛堪说唱“嫁接”皮影戏·[陈学军]赫哲族民间手工艺保护模式探讨
·[宋颖]乡愁、民俗与影像表达·[曾江 郝欣]黄任远:与赫哲文化一辈子结缘
·《伊玛堪集成》出版发行·抢救濒危语言就是抢救人类文化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召开·[高荷红]东北亚的五种长篇叙事传统比较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