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延伸阅读】 美姑彝族毕摩文化大事记   
 沙马曲比家族的世传毕摩。 阿牛史日摄
 
 
   1986年   完成《关于彝族古迹的线索》报告。   1996年   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第一届毕摩文化研讨会召开。   1999年   吉尔体日编著的《诺苏历典》出版。   2000年   嘎哈石者、尔日体日、摩瑟磁火、马尔子编著翻译的《凉山彝族驱鬼经》出版。   2001年   曲比石莫、嘎哈石者、吉尔体日等编撰的《彝族尼牡概论》出版。   2002年   召开以“毕摩文化与彝区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毕摩文化研讨会,通过了《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章程》。   2003年   举办中国首届彝族毕摩文化节,召开以“毕摩文化与旅游开发”为主题的毕摩文化研讨会。   2004年   成立申报世界遗产委员会,组建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美姑彝族口头论辩田野研究基地”(设在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并开通相关网站。   2005年   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凉山彝族毕摩文献”上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咨询委员会办公室。   2006年   “彝族克智”、“毕摩音乐”、“彝族婚俗”、“尼木措毕祭祀”、“毕摩绘画”被列入州级遗产名录。   《毕摩文化》创刊。   2007年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主编,阿牛史日、吉郎伍野撰写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凉山毕摩》出版。   2008年   美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美姑县毕摩文献管理规定》。   2009年   开展毕摩文献普查。   2010年   凉山彝族毕摩文献入选《中国档案遗产名录》。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0年4月2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