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王绍培:传统节日应重视仪式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王绍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18 | 点击数:3165
 


  过节,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过仪式。节日里总是比平日多了一些仪式,或者说,正因为有了仪式,才有节日的内容。缺乏仪式的节日是不可能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离开了仪式的节日是空洞乏味的。

  即以春节来说,贴春联、吃年饭、包饺子、守岁、拜年、燃放烟花爆竹等等,都是仪式。同样是吃饭,吃年饭跟平时吃饭是很不一样的,年饭有很多菜式,其中不少菜式隐喻着美好的愿望,蕴含着祈福的涵义,吃饭时要缅怀祖宗,一家人必须团聚……所有这些其实都是仪式。正是这些仪式决定了春节之为春节。

  对仪式的任何加减都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情。比如说春晚之所以有一定的生命力,是因为春晚从1983年至今年已办了28届,已成为了一种新的仪式,因为它在总体上符合一家人在除夕之夜团聚守岁的传统。你可以不喜欢它的节目,但你真的也难以找出替代它的形式,即仪式。又比如燃放烟花爆竹,一些城市在禁止之后,又有条件地解禁,让人们在指定时间和地点燃放,这是因为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重要仪式,这种仪式根植于老百姓的内心深处,只能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事实上也很难一刀切地一禁了之。

  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要更多地强调仪式的传承。这是因为,有太多的仪式被人们遗忘了。很多年以来,人们误会了“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把很多文化的东西当作是落后的文明加以革除,造成了事实上的文化断裂和文化遗忘,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一是强化或改进已有的仪式,二是补课,重新找回那些被遗忘的仪式,重新点燃传统文化的香火。

  我们也必须看到,仪式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今天的年轻一代之所以对西方的一些节日有浓厚兴趣,跟那些节日特有的强烈的仪式感很有关系,跟那些仪式的浓厚的现代感也很有关系。因此,我们不应该食古不化,在准确地把握了节日意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大胆地推陈出新,创造一些新的节日仪式。比如在春节,大人喜欢对孩子说,过了农历新年你就大了一岁,这当中包含着重要的成长的提醒。那么,我们能否利用春节长假,为那些年满十八岁的孩子举行成人礼?如果能在国家法律层面的规定下,通过这种成人礼把传统节日跟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结合起来,将为他们制造一种难忘的成长记忆。

  再比如说,元宵节是一个“灯节”,张灯结彩是这个节日的主要仪式。我们能否在元宵节中灌注狂欢的色彩,如花车巡游等等,以形成中国特色的狂欢节?之所以有这样的倡议,是因为,任何一个节日必须吸引足够多的年轻人的喜爱和参与,才能得到真正的、永续的传承。(来源:深圳特区报)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02-17 12:54: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现有近万个节庆活动 成民族性格的活化载体
下一条: ·[翁敏华]春节“秀”遍全球正逢时 在海外走出“唐人街”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马盛德]仪式与舞蹈·[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
·[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
·[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