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王树村 著:《戏出年画》
  作者:王树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4 | 点击数:15362
 

·书摘·

《戏出年画》 前言
──守护国宝的王树村

      “不只年画使我们吃惊,王树村这个人、他搜集年画的狂热和冒死维护年画的精神,更加令我们吃惊。王树村,正是生长在生产著名年画的天津杨柳青。他爱年画,从小搜集当时并不为人看重的年画。数十年的收藏量是惊人的——包括许多珍贵的清代木雕原版和千百张来自中国各地的年画。收藏民艺,本属私人癖好,谁能想到有朝一日竟会成为政治运动中的罪状。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展开,在所向披靡的“除四旧”口号下,多少优秀的传统艺术被捣毁、焚烧。至于收藏家,当然是要批垮、斗臭的对象。正是这位文质彬彬、说话细缓的王树村,赶紧打点历年珍藏,总量有二十多箱之巨,冒着被人揭发的危险,恳求一位司机助他连夜运出北京城,到了乡间。这么多的东西能往哪里放呢?他往土里埋,农舍废物角落里堆,草寮里藏……回到城里,他还表演式地当众焚烧了一批年画及民艺作品,以表示自己跟随革命、“除四旧”的决心——这批东西,大多是他收藏品中较不重要的次品。在漫长的十年“文革”中,王树村这大胆至极的作为,只要稍微走漏风声,显出蛛丝马迹,都是个人难以承担的大罪。这行为已远超过一个民艺爱好者的行径,而十年中王树村的沉着和忍耐更是了不起。苦难的岁月过去了,地下掩埋的收藏重新掘起。再看看,古老的雕版、艳丽如昔的年画,多数都已成为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国宝。这些国宝,可以说是王树村拼了命维护下来的。”
 

·汉声杂志·原版装帧欣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综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钟敬文 主编:《民俗学概论》
下一条: ·汪玢玲:《中国虎文化》
   相关链接
·[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
·[谢晨]红间绿花团锦簇:滩头年画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孙芳]木版年画的产业链构建·[徐晨蕾 李晓东]历史、集散与发展:东丰台木版年画艺术特征研究
·[孙芳]年画的流动: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的研究·[孙冬宁]画中有戏
·迎虎年,将这只“镇宅神虎”请回家·[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
·[张宗建]鲁西南地区年画画店、产地及文化区研究·[王生晨]玩儿·会儿·事儿:民间戏曲的展演场域与实践逻辑
·[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
·[张隽波]浅议春牛图的驱疫与择吉·[孙芳]画中“戏”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曹晓敏 巴胜超]画疫:抗疫年画的符号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