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田兆元]金钱诱引下的节假日误区 把社会带向无文化的时代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8-25 | 点击数:7412
 


  节日是文化的仪式性表达,是传统的延续方式。“黄金周”这个以金钱命名的节日概念,让节日文化窒息,也让我们的时代蒙羞。

  由于我们对于节日和假日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存在误区,使得我们当下的节日文化的功能大幅缩减。今天,我们的节日变成了一个旅游和消费的时段,丧失了节日应有的民俗活动及其重要的文化功能,这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假日只是一个空闲的,休息的概念,和节日的概念基本上是两回事,这跟西方的holiday和festival的区别是一样的。传统中国的假日大致上是指公务劳务之余暇,即所谓暇日。假日即暇日,是空闲的时间。在历史上,官员和差役们是有假日的,有的朝代五天一次假,如汉代,这个假叫休沐,意思是休息一下,洗个头。有的朝代十天休假一次,称旬休,唐代旬休称为浣,一月的假期成为上浣,中浣和下浣,也是十天要洗个澡洗个头的意思。可见古人头发长,洗一次很不方便,需要一个专门的时间。

  过去老百姓是不存在假日这个概念的。传统中国是个农业社会,日如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的生活可以自己掌握控制,不需要放假。但是,老百姓有暇日,有空闲时间,如农闲时间,如雨雪天气。可是,这与节日无关。那时官员的假日大致上也跟我们现在的双休日性质一样,休息为主,没有特定的文化意义。

  历代王朝也在传统民俗节日的时期为官员放假。比如唐宋时期,除了旬休,传统节日的放假时间达50多天,像元日(春节),冬至等放七天长假,上元,上巳,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都要放假。这和那些暇日是不一样的,也和官员的旬休不一样。节日需要一个假日来依托,官员放假,主要是不要让政事影响民间的庆典活动,或者庆典就成为那天的政事。这时,民众群体被发动起来了,实际上是自发地组织起来,参与节日的民俗活动。节日是全民参与的,是一种盛大的庆典仪式,是聚会,是狂欢,有特定的仪程,有特定的意义,是特定的民俗活动。过去节日一般称为岁时节令,主要表达人们对于天地自然的酬答,表达对于神灵的祭祀,对于祖先的敬仰,以及对于长者尊者的尊重等,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节日,超越了王朝的局限,被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了,文化精神也就依凭这些节日得以继承。比如天人合一,孝悌忠信,团圆意识,报恩意识等价值观念,都与这些节日的民俗活动存在这密切关联。

  节日的民俗是要在我们忙碌一段时间后,通过特定的仪式,唤起和强固我们的文化观念,使其不要在事物忙碌中丧失文化的价值。因此,特定的仪式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比如中秋节,它有吃月饼举家团圆的习俗,晚上要赏月,过去还要祭月。这样的民俗仪式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敬奉自然,体悟自然与人生之理,合家团圆,珍惜生命与情感等,仪式与价值融汇一体。中秋的习俗和价值体系融入到民众的心理之中了,因此,无论是其习俗,还是其价值观,都是中国人的生活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同时成为中国文化成长的土壤。

  节日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价值,二是民俗。文化价值和民俗仪式是水乳交融的。假如价值体系不能成为民俗习惯,这种价值也是无法传承,也是会风流云散的。比如,过去的节日里,皇帝的生日都要放假数日,意思肯定也是制造社会认同,国家认同,甚至制度认同。但是,今天还有谁会记得历史上的皇帝是那一天出生的?肯定不知道了,为什么呢?他们的生日节假是带有政治意味的现实举措,不是文化传统习俗自然延续而来的。他们更没有想到,在这样的节日里,培育出一种习俗来,而只是放几天的假,那意义就非常有限。把节日仅仅当作假日,没有价值培育,没有民俗活动,那就浪费了节日的文化资源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蜥蜴残梦 2007-10-08 15:06:4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勃 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重阳节
下一条: ·《重阳》全面展现重阳文化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王嘉炜]莆田涵江地区“三元节”民俗研究·[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
·[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