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2009’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论坛·镇海宣言》
  作者:记者 陈章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1 | 点击数:5500
 

  

  

论坛现场

《2009’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论坛·镇海宣言》

  中国宁波网9月20日讯(记者 陈章升)应中华文化促进会的邀请,一批有志于重振中国传统节庆的作家、学者、专家于2009年9月20日出席宁波·镇海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并发表宣言如下:

  21世纪是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代,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得到重视、民族文化价值凸显的时代。百余年来,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断被边缘化的传统节日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传统节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民族文化魅力重新唤醒民族的文化记忆,传统节日的复兴已成为中华文化复兴协奏曲中的重要乐章。顺应这个历史潮流,2008年,中国政府将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纳入国家法定休假制度之中。传统节日被纳入国家基本制度,意味着传统文化正在被纳入国家体制,这无疑是国家在文化上调整定位的标志,表明了中国政府与社会的文化态度与文化自觉。

  但传统节日的重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由于百年来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冲击,使传统节日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大大降低。同时,在农耕时代形成的传统节日的某些方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其固有的意义。传统节日的传承面临严重的挑战。

  传统节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之一,是前人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连接历史和现代社会的重要渠道,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的节日习俗是可以和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这已为许多先行现代化的社会的历史所证明。我们呼吁一切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关心传统节庆,呵护传统节庆,为维护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传统节庆也需要适应时代变化而发展,只有将当代人的情感、欲求融进当代传统节庆之中,传统节日才能重新回到当代生活之中。因此我们也呼吁一切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发展和重振中,为它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认为,传统节日的发展和重振宜注意以下三个方向:一、适应服务公民社会的需要。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家族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蜕变的过程中,传统节庆的活动空间应由传统的家庭逐渐向公共社会扩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节庆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二、形成文化信仰与节庆休闲娱乐并重的路向。在传统节庆中,信仰祭祀占主导地位,现代社会人们更看重节庆中的身心娱乐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持传统节庆的基本元素,更要探索将传统文化信仰与情感融入休闲娱乐的实现方式,赋予传统节庆以当代社会的新活力。三、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维护中华文化在中国的主体地位,这二者是并行不悖完全一致的。在声息相通的地球村时代,形成开放包容的节庆文化势在必然。但鉴于传统节日长期被冲击而式微的历史现实,现在我们的政策和提倡的重点应向传统节日倾斜,努力形成以民族传统节日和我国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共同发展的节日文化生态。

  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是保障民族绵延的重要动力。我们参加镇海论坛的百位同仁,将与全球华人一道,努力促使中华传统节日活力充沛、中华文化灿烂辉煌。

 

  文章来源:宁波网 2009-09-20 22:01:00

上一条: ·2009年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宁波镇海开幕
下一条: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全部出版总结表彰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即将举行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2023年万荣·中华后土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3期目录·“2022年万荣·中华后土文化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5期目录
·《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4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3期目录
·《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2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1期目录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6期目录·《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5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