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通拉嘎]少数民族音乐60年:传承与发展
  作者:通拉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9 | 点击数:9343
 

 
 
  60年的60部经典


  
    歌曲
  《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根据哈萨克族民歌改编)
  《歌唱毛主席》    (阿布力克木作曲)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美丽其格作曲)
  《赞歌》  (胡松华根据蒙古族民歌改编填词)
  《敖包相会》  (通福根据蒙古族民歌改编)
  《冰山上的来客》      (雷振邦改编)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  (李巨川根据哈萨克族民歌改编)
  《乌苏里船歌》  (汪云才、郭颂根据赫哲族民歌改编)
  《新疆好》  (刘炽根据乌孜别克族民歌改编)
  《桂花开放幸福来》    (罗宗贤改编)
  《草原之夜》            (田歌作曲)
  《采伐歌》            (郑律成作曲)
  《祝酒歌》  (施光南作曲,根据维吾尔族民歌)
  《娃哈哈》  (石夫作曲,根据维吾尔族民歌)
  《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  (石夫作曲,根据哈萨克族民歌)
  《牧马之歌》            (石夫作曲)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吕远作曲)
  《翻身农奴把歌唱》      (闫飞作曲)
  《阿佤人民唱新歌》    (杨正仁词曲)
  《打起手鼓唱起歌》    (施光南作曲)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阿拉腾奥勒作曲)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李巨川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改编)
  《金梭和银梭》        (金凤浩作曲)
  《芦笙恋歌》          (雷振邦作曲)
  《刘三姐》            (雷振邦作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雷振邦根据塔吉克族民歌改编)
  《蝴蝶泉边》  (雷振邦根据白族民歌改编)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金凤浩作曲)
  《克拉玛依之歌》        (吕远作曲)
  《在银色的月光下》    (王洛宾作曲)
  《爱我中华》           (徐沛东作曲)
  《阿姐鼓》             (何训田作曲)
  《青藏高原》           (张千一作曲)
  《天堂》               (腾格尔作曲)
  《天路》                (印青作曲)

  器乐曲
  《万马奔腾》  (齐·宝力高作曲,马头琴独奏曲)
  《牧民新歌》  (简广义、王志伟根据蒙古族曲调创作,笛子独奏曲)
  《彝族舞曲》  (王惠然根据彝族民歌素材创作,琵琶独奏曲)
  《祖国是花园》  (艾布杜拉·吐尔迪作曲,弹拨尔独奏曲)
  《给母亲的歌》  (乌斯满江作曲,弹拨尔独奏曲)
  《新疆之春》  (马耀中、李忠汉作曲,小提琴曲)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陈刚作曲,小提琴曲)
  《苗岭的早晨》 (陈刚作曲,小提琴曲)
  《黎家代表上北京》  (何东、李超然作曲,小提琴曲)


  多声部作品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麦丁作曲,根据彝族民歌)
  《牧歌》  (瞿希贤作曲,根据蒙古族民歌)
  《新疆组曲》  (钢琴组曲第一、二号,丁善德作曲)
  《半个月亮爬上来》  (合唱,蔡余文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改编)
  钢琴组曲《内蒙古民歌主题七首》  (桑桐作曲)
  交响乐《瑶族舞曲》  (刘铁山、毛沅作曲)
  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刘德海、吴祖强、王燕櫵作曲)
  交响诗《嘎达梅林》    (辛沪光作曲)
  管弦乐《喜讯传边寨》  (郑路、马洪业作曲)
  交响乐《秦岭素描》    (朱践耳作曲)
  交响乐《额尔古纳之歌》(永儒布作曲)
  交响乐《雪域大法会》(俄珠多吉作曲)
  歌剧《苍原》          (徐占海作曲)
  交响音画《北方森林》  (张千一作曲)
  交响音画《地图》        (谭盾作曲)
  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权吉浩作曲)

  (通拉嘎 推荐)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09-9-18

上一条: ·[李将辉]阿昌族印象:史诗·祭祀·山歌
下一条: ·西藏手工造纸发展调查:“绝技”逢春绿意浓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梅联华]民俗音乐保护与传承初探·[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陆帅]二人转正戏中的萨满文化初探·[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施尧]冲绳神歌的再语境化实践: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
·[何志清 刘玉珏]赣南采茶音乐创腔手法中的“主调选择”与“主题贯穿”·[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姚慧]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吴霜]亦乐亦俗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苏娟]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越弦音乐文化艺术特征探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