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海峡两岸学术论坛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专题研讨会海峡两岸学术论坛

林明德:民俗是藝術的土壤
  作者:林明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3-19 | 点击数:4658
 

.第一届海峡两岸学术论坛:学者论点.  

  

  林明德:民俗是藝術的土壤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台灣族群眾多,人文豐厚,我們深信透過挖掘、整合,必能呈現台灣圖像,締造文化奇蹟。這裡,嚐試以民間工藝的探索,例證台灣豐富的人文資產,並解讀其底蘊,覓尋元素,以作為創意意象的參考。

  民間工藝,乃指傳承於民間,具有地方色彩和民俗意象的工藝美術成品,或稱民藝,或謂傳統工藝。《周禮.冬官考工記》則稱為「百工」,所謂「審曲面勢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

  連橫《台灣通史.工藝志》云:「工藝之巧,乃可以侔神明而制六合。」並分台灣工藝為十類;《安平縣雜記》則稱為工業,包括百種工藝,可見其內涵,真是琳琅滿目。現在,大家認為民間工藝概括:編織、雕刻、陶瓷、金工及其他等五大類。

  基本上,民俗藝術具有歷史、文化等藝術價值等特質,是文化資產的重要環節,也是重塑鄉土情懷再現台灣圖像的依據。更重要的是,民俗藝術蘊涵無數元素,經過承傳、轉化,往往能締造無限的契機,展現無窮的活力。例如:「雲門舞集」吸收太極引導、九轉金丹,創造新舞碼──水月,表現得多采多姿:「台北民族舞蹈團」觀摩藝陣,掌握語言,重編舞碼──廟會,騰傳國際;攝影大師柯錫杰的民俗顯影,民俗藝術永遠給他創作的靈感;至於傳統廟會的許多元素,更是現代藝術的觸媒,啟發了豐碩多樣的作品。

  工藝品,經常是實用、審美兼具,甚至有神聖的象徵,例如佛教美術常見的車輪圖樣,代表佛教術語的「法輪」(梵輪)。其實,法輪源自印度的牛車輪,後來才轉為宗教的象徵,意指佛陀說法能摧破眾惡、化度眾生。或謂佛陀說法,不限於一人一處,而是由人到人、由國到國,逐漸擴大,宛如車輪的轉進。

  在西元前二世紀印度阿育王時代,佛教雕刻屢見法輪標誌,正說明了此一符碼已象徵正法而受到崇拜的事實。

  法輪,由牛車輪提昇到宗教的層次,也即由俗入聖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議。

  工藝在現代生活上可成為道具或裝飾品,對生活空間絕對有「活化」的功能,譬如張貼春聯、剪紙、年畫,可襯托出歲時節慶的氣氛。目前傳統年俗逐漸沒落,不過民間美術與現代生活可以透過創意的思考,覓尋兩者的新關係,做為現代裝飾,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把傳統民間日用品魚蝦盤等作為客廳擺飾,足以讓空間的氛圍活潑起來。

  人不能盲目的生活,蘇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曾說:「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的確,在獲得富裕的生活水準時,人們渴求精緻的生活,提升生活素質,充實精神內涵,是時代的趨勢,共同的夢想。在現代忙碌的生活時空,只要注入些優美的民族藝術,絕對有助於生命的開展、文化智慧的啟發,以及生活素質的提升,因為民族藝術屬於「地方精神」,是「一種偉大的存在」,個人深深感到民族藝術絕非僵死的化石,它們殘存至今,仍具有生命力,而且能夠發展變化。民俗學家馬雷特(E.R.Martt)曾指出:「儘管民俗是在古代形成,但它屬於這裡和現在,它們隨時都會恢復青春。」

  個人深信民俗藝術的底蘊是豐饒多元的,況且民俗是一切藝術的土壤,只有對斯土斯民的內涵有所了解,才能找到琳瑯滿目的元素,在玩味中獲得靈感,從而再現深具特色的意象與藝術創作。

 

  林明德,(1946~),台灣省高雄縣人,輔仁大學文學士、中文碩士、政治大學中文博士。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兼副校長、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副董事長。專長於中國文學、台灣文學、民俗曲藝及飲食文化。三十年來,一直把「發掘族群人文、整合民俗技藝、再現台灣圖像、重塑鄉土情懷」當作努力的終極目標。1980年加入「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擔任顧問而開始涉入民間文學與民俗文化的研究。1982年加入「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隨後參與策劃四屆「民間劇場」(1983-1986),在台北市青年公園「廣場奏技,百藝競陳」的動靜態交互展演的方式,吸引了兩百萬人次以上的民眾參與觀賞,並從此讓人們重新發現了鄉土文化之美,也間接促成往後各地各種藝術節、文化季的熱烈舉辦。1995年8月,接任「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執行長(一直到2005年轉任副董事長),十年,率領基金會大力投入:(1)發掘民間藝人;(2)進行民俗技藝調查案;(3)進行民間藝術保存計畫案;(4)舉辦國際文化交流活動;(5)發揚與傳習民俗藝術計畫;(6)策劃展覽與活動;(7)規劃、編輯,出版民俗著作;(8)推動社區民俗文化講座;(9)舉辦各種民俗文化藝術研討會。長期深入民間研究台灣民俗文化,並舉辦活動與推動民俗文化藝術,將研究調查的結果融入活動企劃,俾使每一活動能精緻化、多元化,讓社會大眾能了解並欣賞民藝之美;尤其將民藝結合傳統節日推出民俗活動,掀起陣陣「民藝熱」,讓民藝重回庶民的生活體系、豐富現代人的生活。目前除了接受各界的諮詢與主持活動外,仍不斷為台灣的民俗文化努力。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访谈]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者作客腾讯畅谈文化传承
下一条: ·第一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议题和与会代表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民族艺术》:2023年第6期目录·[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民族艺术》:2023年第5期目录·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