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刘锡诚]回忆访书家路工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2 | 点击数:8509
 

 

  

  1984年路工、张紫晨与作者在中国俗文学学会大会上留影

  路工先生原名叶枫,浙江慈溪人,早年参加革命。解放战争时期在晋察冀解放区时,写了不少新诗,是一位充满革命激情的年轻诗人。进城后,曾在铁道报任职。后来成立中国作家协会,组建文学讲习所,丁玲任所长,汇聚了许多年轻而有成绩的作家,路工就到文讲所任教员,教授古典文学。他从此与中国古典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建国初期他就结识了郭沫若、郑振铎、阿英三位喜欢买书藏书的巨擘大家。他常到郑振铎先生的家里去,向他请教访书、买书、鉴定古书版本的学问。从那时起,他就开始逛古旧书店,看书、买书、收藏书。硫璃厂、东安市场的那些古旧书店,是他常涉足的地方。后来,买书、藏书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慢慢地,他也成了这方面的专家。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担任研究部主任,同时又担任着文化部的访书专员,在郑振铎先生领导下到各地访书。60年代,他调到文化部,在齐燕铭同志的领导下,专职为国家搜集古旧书籍。他除了到各地访书搜书之外,也兼及古字画、古砚之类。他随走随写,曾以“访书见闻录”为总题,在《人民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上开设专栏,介绍他所见到的珍贵古旧书籍,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20年后,即1985年他才将访书途中所写的这些短小文章结集为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访书见闻录》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唯其颇有参考价值,出版社第一次印刷就印行了8500册,发行量可谓相当可观。

  我于1957年秋天北京大学毕业后,就经老师曹靖华教授介绍,到了中国文联所属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在他的直接领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57--1959年间,我曾两次跟随他到江浙一带去访书、买书,我们走遍了苏州、常熟、昆山、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大小书店,为单位、也为个人买了不少古旧书籍。当时我是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在跟随路工先生到江浙一带访书的过程中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也结识了不少文化界名流学者。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和研究室里无法学到的知识,深深感受到了祖国文化遗产的丰富深厚,文化传统的源远流长,初步懂得了“学海无涯”这个成语的含义。这段短暂而丰富的经历,对于我来说,是终生难忘的。

  江南一带的一些小城,明清以来就有刻版印书的传统,书籍印刷出版业极为发达。建国初期,这些小城里也还保留着大量的私营小书店。那些私营书店的老板,在古书的版本、纸张年代、字体特征、价值等方面,大都是行家,在他们的书店里,往往收藏着很有价值的古旧书。路工先生是个很散淡的人,极不讲究穿戴仪表,常常衣冠不整,到外地去出差访书买书,也从不逛景游览,总是一头扎进那些小书店里看书,一进去就是半天。这些书店的店面一般都很小,不仅四壁全是书,连睡觉的小阁楼上也都横七竖八地堆满了书。只要路先生一来,那些熟悉他的老板便绽开着笑脸把他迎进店里,有的还把他拉进里间里去,从某个隐蔽的角落里拿出一两部善本书来,给他过目,请他鉴定,却从不急于问他是否要买。路先生也就找一个座位坐下来,开始一页页地翻阅。有时还用手捻一捻那些发黄的书页,细细地辨认收藏者们在书上留下的钤印,判断一下这书的年代。有时翻几页,也就明白了这些书的版本价值。

  在这些小书店里,路工先生发现和购买了许多有价值的古旧书籍。当时他的行政级别是十一级,每月工资195元。这个数字对我来说,已是高不可攀,可是他却时时感到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常常不能当时向书店付清买书的钱。但是,凡是他喜欢的书,即使身上没有足够的钱,他也不肯轻易放手。因此常常见他和老板商谈,赊着账把书带回旅馆。回到旅馆后,废寝忘食地连夜翻阅;一旦决定要买下来的书,第二天一大早就直去书店,告诉老板,等有了稿费时再付书钱。那时,许多藏书家也大都是这样买书的。郑振铎和阿英先生也都曾用赊账的办法买过书。我记得路先生编的那本《李开先集》里的许多资料,就大多是从赊购的古旧书里选出来,出版后再向老板们付清书钱的。有一次,他编选的《明清平话小说选》出版了,一下子拿到了2000多元的稿费。他兴致勃勃地要我陪他去上海,除了和当时任新文艺出版社社长的姜彬等几个朋友吃了几次馆子外,都付给了以前赊欠福州路上那些书店老板的书款,兜里立刻变得空空如也。再买书时,又欠了一笔新账。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2009年2月27日 19:51:00

上一条: ·[舒晋瑜]追赶时间的淘金者
下一条: ·[刘锡诚]何其芳民间文学观
   相关链接
·[陈泳超]论仪式文艺的功能导向·[朱佳艺]地方性知识的转换:降水母传说流变考
·[罗兵 苗怀明]从民间信仰与通俗文学的互动看五通神形象的演变 ·[安德明]郑振铎与文学整体观视域中的民间文学
·[讲座预告]阅读的宝卷——以上海惜阴书局为例(北大,2018年10月20日周六9:00)·俗文学研究拓宽文学史书写格局
·“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和“中国俗文学文献数据库”正式上线·英国汉学家杜德桥教授逝世
·[豹挥]古本新生:写于《古本戏曲丛刊》第六集出版之际·抢救民间传统生活的“活化石”
·[李婉薇]追寻民俗印记:论戴望舒的广东俗语及小说戏曲研究·中国宝卷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会召开
·宝卷研究扩充俗文学史整体构架·中国宝卷研究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预备通知
·扬州大学成立中国俗文学研究中心·东亚俗文学与民俗文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温州大学召开
·[段宝林]多面统一的学者吴小如·[王文宝]民俗语言在俗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倪锺之]寻访木鱼书:李福清的曲艺版本研究·[孙正国]钟敬文“大文学理论”观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