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刘锡诚]金天麟《中国·嘉善田歌》序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3 | 点击数:4032
 


  金天麟先生的《中国·嘉善田歌》就要付梓出版了,他打来电话要向我索序。尽管手头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而自己又对田歌缺乏专门的研究,但我还是答应下来了。所以答应他的邀约,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嘉善与我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不解之缘。早在1966年春夏之交,受到新故事和田歌的吸引,我从上海市青浦县的朱家角乘船去到浙江省的嘉善县,一路饱揽了江南河网水乡的旖旎风光,又在堆满稻谷的禾场上聆听和欣赏了新故事讲述和田歌演唱,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是在那里,第一次从广播里听到了震惊世界、影响历史的“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消息。其二,是从“文革”后的拨乱反正、继而改革开放新时期起,金天麟便作为民间文学战线的一员活跃于文坛,而我也于1983年起从中国作家协会调回到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尽一己之力推动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与体系的建设,并参与主持制定了有关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辑计划和开展全国民间文学普查,我们便相识于这个大家都在施展身手的时代。此后20多年来,我们多次见面,即使在我退休后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他也并没有忘记我这个无用的老人,前年春天,他借来京参加中国民俗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主办的学术会议之机,同上海的朋友们一道来看望我。在我国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并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他决意把自己穷毕生之力搜集和珍藏的,以及虽是他人采录,但也由他多年来辛勤征集保存的家乡一带的田歌和自己的研究著作拿出来出版,把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田歌公诸于世,把优秀的(包括一些已经谢世的)田歌传承人介绍给广大读者,把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后代子孙,作为同行和朋友,我有什么理由不写呢?

  “田歌”是流传于太湖流域(江苏的东南部和浙江的西北部)水乡的一种民间歌谣,是农耕时代养育的、以农民大众为创作和传播主体的口头文学。它的特点是用吴语咏唱或述说,受水乡的陶冶,“声调靡曼缠绵”。其渊源十分悠远。顾颉刚说,“以五代时吴越国王钱鏐所唱的为早”。自东汉以降,嘉善就属吴郡所辖,故嘉善的“田歌”,应属于古代“吴歌”的一支。《诗经》的《周南》《召南》所选的风诗,没有包括楚地的歌谣。到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为后人集为《楚辞》,是我们读到的最早的楚地风谣。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了北起燕、代、雁门、云中、陇西,南到吴、楚的风谣,可惜所采集的风诗已经淹没不存了。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里始收录了《吴声歌曲》四卷,并引《晋书·乐志》说:“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乐府诗集》第2册第639—640页,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顾颉刚先生说,这部书里所收录的吴声歌曲,“是六朝至唐的乐曲,大约是以金陵(六朝的国都)为中心的”(《苏州的歌谣》,《民俗周刊》第11—12期合刊,1928年6月13日),这个断语也未必尽然。只要细细读来,可以品味出,有的作品在内容、调式、结构上,如《子夜四时歌》、十二月花一类所开创的歌曲范式,与当代流传和记录的吴歌以及金天麟所记录的田歌之间,似也并不能排除有着蛛丝马迹的承续关系。20世纪的百年间,对吴歌(田歌)的采集记录成绩最大,不仅采录了大量篇幅短小的歌谣(四句头),也采集了多篇几百余行、乃至千把行的长篇叙事诗歌和抒情诗歌。长篇吴歌的发现和采录,是20世纪民间文学工作者们对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我们高兴地看到,金天麟在嘉善所采集的田歌中,有些作品,如《卖衣香》、《临平二姐》、《白鸽子拖翎》、《林七姐》等,就是这一类的作品。

  本书作者把这些歌谣名之曰“田歌”,我想并非学者的命名,而是遵从民众自己的俗称。“田歌”者,顾名思义,是指在田野、即山野田畴间放声咏唱的民歌,仅就其内容而言,虽然涉及的领域很广,如生产、生活、社会、情感等广泛领域,甚至有以“急急歌”(绕口令)为调式抨击旧的社会制度的《长工山歌》,但总的看来,以咏唱男女爱情的情歌数量最多、也最富有情趣。这类表达男女情致的歌,只能在山野和田间咏唱,因为在那里,是最无视旧的礼教的场所。歌谣的实质在抒情言志。当然,抒的是民众之情,言的是民众之志。在这个意义上说,歌谣既是表达意愿和情感、提升审美的文艺作品,又是认识历史和民众世界观的重要资料。

  金天麟对家乡嘉善田歌的挚爱,使他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投身于田歌的搜集和研究工作,并且组织、带领许多热心于田歌的民间文艺工作者、田歌手一起抢救,一起搜集。现在,他终于把自己辛苦采录和广为搜集,包括部分由他人采录得来的田歌加以编选,并与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合为一集,奉献给家乡的父老和范围更大的读者,同时,也使嘉善的口传田歌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已故芬兰学者劳里·航柯语)。嘉善田歌将因这部书的记载而生命永存。从他的选集与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窥见流传在嘉善的田歌的全豹,而且也从他的著述中了解到那些已故的和还健在的优秀歌手的身影、才华和事迹。正是他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们,把一向处于弱势的、非常脆弱的“草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世代传承下来。

  是为序。

  刘锡诚

  2008年10月11日于北京

  (金天麟 著,《嘉善田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年6月版)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2009-7-22 14:06:00

上一条: ·[刘锡诚]满族先民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
下一条: ·[刘锡诚]在民间文学的园地里
   相关链接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
·[苏明奎]文学与记忆:苗族口头文学《仰阿莎》的跨媒介书写·[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
·[王杰文]本土语文学与民间文学 ·中国与澳大利亚少数民族及原住民文学”学术研讨会在贵州举行
· [鞠熙]法国故事类型索引编制史与口头文学研究思潮·[埃尔默]米尔曼·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的数字化:成就、挑战及愿景
·[黄若然]口头叙事的重复结构·10亿字中国民间文学资料完成数字化录入
·抢救广袤大地上的民间文学“遗珠”·口头文学遗产数据示范卷出版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总目·河北卷》正式出版·《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出版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纪实·吕军:他们的名字将刻在“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的长城上
·万建中:“知识加工”的价值与贡献·刘锡诚: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世纪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