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观风问俗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观风问俗

大理洱海开海节在双廊隆重举行
  作者:记者 陈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4 | 点击数:5714
 

 

  百帆乘风竞发、千人开海捕鱼的壮观景象。   [陈耀 摄]  

  

州委书记刘明,州长何金平捧着刚刚从洱海捕捞到的大鱼格外开心。 [罗敏智 摄]

 

  本报讯 (记者 陈耀) 8月1日,大理市双廊镇红山半岛前的洱海湖面上波光粼粼,景帝祠东侧的空地上喜庆热闹。上午10时,随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丹增宣布2009年大理洱海开海节开海、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2009首届大理国际影会开镜,顿时、震耳的礼炮和鼓乐齐鸣,6艘龙船向海中冲去,百艘帆船乘风从风情岛海域驶来,再现了洱海上百帆乘风竞发、千人开海捕鱼的壮观景象。国内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争相捕捉精美画面,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在这里载歌载舞,与中外嘉宾、游客共同欢度洱海开海节。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廖奔,原省政协主席刘树生,原省军区司令员黄光汉,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韩方明,省人大副主任杨保健,大理州委书记刘明,州委副书记、州长何金平等领导出席开海仪式。

  以“赏风花雪月,品洱海渔歌”为主题的“大理洱海开海节”由云南省旅游局和大理州政府主办,大理市政府和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承办。每年7、8月开海捕鱼,是大理环洱海地区人民群众数千年来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我州以每年7、8月开海打鱼为契机,举办大理洱海开海节,立足于洱海保护,以大理渔文化为主线,充分展示大理白族传统的开海祭祀活动、渔猎方式、食鱼文化和大理双廊白族渔村4000多年的古老习俗和迷人风貌,将千帆过海、万民欢腾的生产生活画卷打造成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民族民间节日和旅游产品,塑造海内外知名的渔民节庆、渔文化节庆、洱海旅游节庆,进一步宣传大理、展示大理、推介大理。同时通过举办开海节,促进洱海保护,加快把双廊古镇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景观文化、明星名人文化和白族民居建筑为一体的四千年洱海渔村,推动大理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把大理双廊白族渔村打造成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民族民间节日和旅游产品,今年的开海节丰富了渔文化展示的内容,增加了开海祭祀、织网、空手捉鱼、放生、白族大本曲弹唱等。

  开海仪式结束后,洱海的百里水天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随着震耳欲聋的礼炮声响起,百艘渔船齐挂白帆,冲进碧海蓝天的怀抱,渔民们用各种传统的方式进行捕鱼,有的放出鱼鹰,有的向水中撒下丝网,有的在水中放下鱼罩……白族传统的各种渔业技能在此亮相。在整齐有力的鼓声中,洱海湖面上还举行了激烈的赛龙舟、白族对歌,湖岸上舞龙舞狮、白族大本曲弹唱、织网、放生、空手捉鱼等活动也纷纷登场,和洱海中的渔船共同构成一幅喜庆、自然和谐的画面,展示了洱海渔文化的千年魅力,同时也表达了洱海渔民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其中,湖边河道上的空手捉鱼独具参与性、趣味性,受到百姓和游客的欢迎。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国内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媒体记者、嘉宾、游客、渔民惊喜不断,留连忘返。

  活动结束后,各方嘉宾和游客还到双廊古镇观赏岛屿风光,参观乳扇加工、造船、白族刺绣等特色作坊,兴致勃勃地品尝了以鲜活洱海鱼为主要原料的大理美食。

  据了解,随着近年来洱海网箱养鱼和机动渔船的取缔,以及全湖半年封湖禁渔和鱼种投放工作等一系列洱海保护治理措施的推行,洱海水清鱼美,沿湖3000多艘渔船参与捕魚,年捕捞量已达7000多吨,洱海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洱海生态环境的改善。

  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领导,全州12县市的县市委书记、县市长、宣传部长、分管旅游的副县市长以及州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开海仪式。

 

  文章来源:光明网-大理日报 2009-08-03 19:13:5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魅力凉山:神秘发现之旅
下一条: ·北京东岳庙:道教信仰与民俗文化共存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成功举办·[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
·[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
·[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深切缅怀李子贤教授
·讣告:沉痛悼念李子贤先生·[李瑜]云南普洱镇沅民间搭桥习俗的仪式与功能
·[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陈建宪]“大黑天神”简论
·[姜国洪 杨敬龙]论张爱华散文中的民俗书写·[董秀团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故事中“换装”母题的象征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