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跨界交流 共议中医文化的传承
  作者:搜狐文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06 | 点击数:4587
 


  2009年7月4日,众多来自法律界、中医药界和出版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知名学府——中国人民大学,他们分别从法律政策、中医文化范式、中医文化的历史及现状、知识共享与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首次思想碰撞,探求“知识共享”这一理念在推进我国以中医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将产生的影响,探寻“共享”、“传承”二者间的共性与个性对推动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作用。

  2006年, (Creative Commons China Mainland)登陆中国,此后一直致力于倡导对知识创造成果的合法分享、使用和演绎,它为作者提供了可以依自己的意愿实现权利的各种灵活的选择。这个源自西方的观念已经在人文、社会和科研等领域进行多次成功实践。它在给予创造者“保留部分权利”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让公众分享了诸多现代人类文明的璀璨成果。

  中医,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独有的文化体系犹如一朵生长在岩石缝中的兰花用强韧的生命力散发着淡淡幽香。它博大精深的医学成就、思维方式在与西方医学的不断博弈中,散发着自身的独特魅力。而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经陷入两难境地。一些历经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灭绝的威胁,相比起动动手指、轻点鼠标就能创造财富的现代科技,他们似乎没有所谓的巨大商业价值。可作为五千年人类不同种族文明的组成部分,它们经历并承载着人类社会从史前到现代、从封闭到开化、从野蛮到文明的整个无法再度复制的过程。

  为期半天的论坛是“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全球范围内首次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大型交流活动。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和孔伯华国医学堂协办。

  论坛共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在“新书发布”环节,论坛协办方之一孔伯华国医学堂采用中国大陆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进行了《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的新书发布。该书作者、孔伯华国医学堂创办人孔令谦先生和化学工业出版社俸培宗社长共同为该书揭幕,使人们直接感受到经典的“中医文化”借助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著作权行使方式——“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实现广泛的传播。

  在“主题演讲”环节,原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国家法官学院蒋志培教授首先发表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政策分析”演讲,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入手探究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孔伯华国医学堂创办人孔令谦先生以其创办的孔伯华国医学堂的开放式教育为主线,讲解中医文化的范式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黄作阵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医发展战略”的分析和预设;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凤岐教授结合实务经验向来宾阐述“中医药国内外发展之现状”;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春燕教授对知识共享与文化传承在理念上的契合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探讨。

  在“嘉宾论坛”环节,由法学教授、医学专家、文化学者、传媒人士等嘉宾组成的讨论围绕“全球化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医的传承与发展”两大命题展开讨论,通过跨领域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为“中医文化的传承”这一经典命题带来无限启迪。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十余位著名老中医亲临本次论坛现场,以数十载的从医经历和理念为我们诠释了“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永恒真谛。

 

  

  文章来源:搜狐文化 2009年07月06日14:36

上一条: ·灾后“非遗”保护的成都经验
下一条: ·接续传统 关注现实 面向世界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