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民俗学家仲富兰谈端午:传统节日也要与时俱进
  作者:徐媛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25 | 点击数:5634
 

民俗学家仲富兰谈端午:传统节日也要与时俱进

  【新民网·独家报道】“传统节日要扎根群众现代生活的土壤。”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在谈到越来越被人淡忘的端午节时这样说道。

  多重内涵的端午节

  仲富兰介绍说,端午节首先是一个尊重自然、爱护生命的节日。农历的五月时分,天气燥热,蛇虫繁殖,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在五月五日前后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有助于禳解灾异、祛除五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民俗惯例。近百年来的中国社会,人们每到端午节来临之际,依然保存着全民防疫健身的文化内涵。

  其次,端午节的传说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和龙图腾祭祀说。但不论是哪一种传说,端午节的本质意义实在是为拯救一个伟大的生命的努力,端午竞舟也好,龙舟竞渡也罢,它所宣示的意义在于:这是一场打捞生命、拯救生命的战斗。因此,端午节又是一个人际关爱、维护生命的节日。

  仲富兰表示,多年来媒体、教科书等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时,总是只强调它是一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结果,在相当长的年月里,使几代人不了解端午节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同许多传统佳节一样,端午正逐渐失去其美好的传统文化记忆,如今鲜有人了解唤起民族对于生命意识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全民防疫健身、爱护和尊重生命的内涵也是这个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视端午节文化的传承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越来越被稀释,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看得越来越淡。对此,仲富兰说,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民俗文化,有助于形成一个民族强大的的凝聚力。“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来包装着我们,包括端午文化在内的中国民俗文化倘若被遗弃了,那我们也就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中国人。传统和现代并不是矛盾的,如果我们的社会让人觉得是高度现代化的,同时也是很传统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生活的话,你会觉得很舒服,要现代的有现代的,要传统的有传统,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都得以保持。”

  最后,仲富兰建议,传统节日要随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既要发扬民族传统、充盈民族精神,又要与时俱进,增益时代精神和内涵,传统节日要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相融通,与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社交活动相结合、相渗透,与市场经济、商业营销形成互动,设计出有传统节日特点、不失传统人文意味而人们又乐于接受的商品和服务,为商家提供商机。总之,只有扎根于群众现代生活的土壤,才有生生不息的活力。(新民网 徐媛媛)

 

  文章来源:新民网 2009-05-25 01:2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视频]民俗学家:今年两个端午节只过其一
下一条: ·专家建议将端午习俗与屈原故里联合申遗
   相关链接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
·《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王倩倩]危机与抉择:透视疫情影响下的非遗与民俗·[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萧放]温情与崇高:端午节俗的当代意义
·[徐金龙]试析荆楚端午节俗的文化内蕴及现实价值·[林继富]端午节习俗传承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陈连山]说说南北方端午节的异同·[陈日红]扎船送瘟神
·[叶涛]在2018中国·嘉兴二十四节气全国研讨会上的致辞·嘉兴举行二十四节气全国学术研讨会
·[萧放]端午节习俗的形成·广州猎德,在游龙的鞭炮声中的端午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