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刘魁立:突破中国住宅的文化自卑感
  作者: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22 | 点击数:4341
 

 
  经历了苦难与挫折的国家,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通常都会有对舶来文化的过度引用和对本土文化的过度舍弃,此后又会由文化自卑转为表象上的“文化自傲”。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75岁高龄的当代民俗学家刘魁立不无慨叹地告诉记者……在探讨什么样的住宅形式更适合中国时,刘魁立认为,中国的住宅无论从形制还是文化方面,也曾经一度陷入过这种文化自卑性——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成风,盲目崇拜欧风美雨。因此,在当前很有必要探讨中国住宅的国民性问题,重振业已偏离的住宅文化核心价值观。

 

  在细节上体现民族性

  中国房地产报:据你所知,在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某一时期住宅的建制、文化习俗相对统一的现象?在历史上某个朝代,是否出现过所谓的“国宅”形式?
  刘魁立:过去确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我们的住宅建造体制当中,礼制相当严格:盖房子应该用多少根柱子,用什么颜色,礼制都有很明确的规定,且皇帝、士大夫和百姓阶层各有不同,不能僭越。
  总体而言,整个中华民族是有自己鲜明的建筑风格与特点的。这些风格和特点也各有其现实依据,它首先是由自然条件本身所决定的。比如南方草多,因而草房就多;南方气候潮湿,因而就诞生了干栏式建筑;再比如少数民族地区,以彝族为例,因为牲畜很宝贵,于是就在人居住的楼下面建有牲口棚。所有这些,都可视为是根据自然条件确定的民族风格。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建筑往往在细节上体现民族性。这些细节诸如象征符号、户型朝向、风水,等等。这些在欧美的住宅文化中并不是很讲究,但在中国却格外被重视,这里面体现了非物质的文化居住观念。
  中国房地产报: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许多被后来固定沿袭的符号,比如飞檐斗拱、立柱回廊,为什么这些惯用的符号和建制有些会在历史长河中消失、有些会得保存?是什么决定了它们的生命力?
  刘魁立:有时候是人们的“需要”在起作用。这种“需要”,也就是我们对于社会进程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常常会改变原来的一些习俗惯制,在一种新的价值观支配下,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这和服饰的演变是一个道理:当长袖子阻碍我们的生产劳动时,短袖子的衣服就问世了。建筑也一样,比如在南方风雨较多的沿海地区,建筑材料较少,于是就有人干脆用蛤蜊壳做墙面;再比如西藏阳光特别强烈,窗户就要做得很窄很小。这种变化无非是源于人们对自然不断认知和不断适应的过程。
  此外,住宅形制变化的原因里面,也有价值观的问题。比如说风水,风水在某个层面上是一种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厨房应该在东面,厕所应该在西面,都是价值观的体现。从另外一个层面说,如果建筑元素是观念性的体现,则它也会根据自然的变迁做出调整。

  比房子更可贵的是情感

  中国房地产报:当今建筑界有一种极端的追求是千城一面、方方正正的住宅“标准化”,您认为这是否是对“正统”全面、彻底的消解?
  刘魁立:这里面包括两方面内容。以街道为例,它是由房屋两侧组成的空间。这个空间的第一个功能是供人行走。它还有没有别的功能?比如说,它还是人们交际的场所,是人们聚会的地方;它还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包括物本身的和物外的,比如说毛主席曾在这里做过讲演,孙中山曾在这里住过等等。这些历史信息的记录,直接关联着我们的情感。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常常把居住区的情感记录功能丢掉了。标准化的洋房没法承载人们的情感,这正是保留国民传统之于建筑的意义。包括建筑式样、象征体系和旧的街道,我们保留一些传统在建筑里面,可贵的不光是房子,更是情感。
  中国房地产报:“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这句话代表了一定时期人们对理想居住形态的向往,即所谓“以人为本”的人居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日益多元的价值观背景下,我们该怎样坚守这一传统的人居命题?
  刘魁立:正像这句话所说的,住宅存在与不存在的意义,都取决于人。人赋予建筑生命,因而必须把建筑人性化,使其沾染人性的光辉。没有人,空谈住宅没有任何意义。但现在的问题是,房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商品交易这种属性,贴上了身份、地位、财产等各种标签,这与传统的住宅价值观念是背离的。所以我认为,当前有关住宅问题的核心价值观亟待重建,并不是外来的、新搬的就都是好的,我们需要对过去传统观念重新审视。
  中国房地产报:你如何理解当前探讨住宅国民性、民族性问题的必要性?
  刘魁立:这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我们往往把洋房看成是唯一的选择。过去的房子充其量是两三层小楼,现在人口剧增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怎么让大家都有房住?当然要向空中要空间,于是就学习欧美国家生产“方方正正的火柴盒”,一层层把人叠起来。这是不得已的选择。我们能不能在这不得已的选择上再保留一些东西?能否在住宅的居住功能之外,再兼顾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说,现今的房子找不到贴春联的地方,多年的邻居也没机会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住宅设计的一个失败。这种设计使我们进入了“情感的荒野”,这个时候就需要从业者好好考虑问题,找出一个方案。
  中国房地产报:但现在存在一个怪圈儿,就是强调传统特色的住宅区往往沦为少部分人的特权或专属,以至于传统和特色并不能在普遍意义上回归现实。
  刘魁立:确实如此。我曾经调研过北京宣武区某小区的四合院改造。改造后房价上千万,从前的居民没能力再回迁了,新住进去的都是山西煤老板和“老外”,但他们壁垒森严,整天像防贼一样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这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四合院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已经荡然无存,你看见的只是一个空壳,是建筑的木乃伊。
  在上海也是这样,中间内环是英语区,外面是普通话区,郊区才说上海话。这样一种状况说明什么?说明在人类大迁徙的过程中,人群的变化实际上消解了原有的社会和谐。因此我觉得,应该重建居住和谐——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房子问题,而是怎么能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谐。如果我们把居住的房子看成另外一种东西,比如财富、地位的象征,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当前住宅价值观亟待匡正

  中国房地产报:你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修复,在你看来,中国的住宅未来会越来越国际化,还是会越来越回归传统、回归民族特色?
  刘魁立:也许我的想法太乐观,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个民族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假定说原来有很多庙,突然有一天我们觉得厌恶它,就纷纷拆掉了,但第二天早上醒来,我们又忽然发现,这个庙是我们需要的。这里的需要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需要,而是新的层面、即情感上的需要——它可以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可以鼓舞内心的力量等等。这个时候,它的重建就有了意义和可能。并且在重建过程中,显然它要比过去更为精致,有更多改进。这种情况目前已经出现在现实生活当中。
  所以我认为,中国人一定会在某个时候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回归传统。我总认为历史是有“自匡力”的,会不断地匡正自己。
  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在城市化浪潮中,传统住宅文化该如何取舍?我们能做什么?
  刘魁立:我觉得应该在价值观的重建方面着力。民族性这些东西都是价值观范畴的,既然它不是完全功利的、实效的,而是完全是出自于我们的好恶,那么就可以在价值观方面多做引导,让更多人视自己民族传统为骄傲。只有这样,才会逐渐匡正我们在住宅文化上曾经偏颇的追求。
  中国房地产报:中国的住宅产业目前正在追寻标准化、产业化路径。中国最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最想干的事,是在工厂里拼装房子,像生产汽车一样流水线作业。作为一个文化学者,你有什么看法?
  刘魁立:我认为不合适的地方在于,它的理念有待商榷。我们刚才谈到“宅因人而立”,这项产业实践也必须以人为本,是否真正切合人类的物质精神需要。
  另外,个性化是整个社会追求的目标,如果不追求个性化,我们是不是会变成机器人?我们建造的城市是不是会变成流水线的城市、纸上画的城市?这个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

  文章来源:新浪网 2009年05月18日08:0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日本“非遗”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下一条: ·梁庭望:中国文学史需要重新书写
   相关链接
·[雷紫雯 章梅芳]民间化·民族性·时代感:近代以来景泰蓝的现代转化研究·[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
·[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刘晓春]当代民族景观的“视觉性”生产
·[王丽清]白族两老友型故事研究·[谢开来]论现代民间文艺学体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华清]民间叙事与日本武士道的国民化·[邱运华]民间文学的时代意义
·[乌丙安]《民俗学导论》维吾尔文版本序·[王逍]畲族民族性格刍议
·[马翀炜 晏雄]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乌兰]民族宗教学视阈下的蒙古族“腾格里”信仰
·[汪高鑫]白寿彝民族史学理论述略·[隋丽]浅议生态审美民族性的内涵与表征
·[陈怀宇]赫尔德与周作人——民俗学与民族性·[简涛]中国人的民族性与孔子的典范人格
·中国现有近万个节庆活动 成民族性格的活化载体·[宝音达]《江格尔》所表现的英雄主义及其文化根源
·[马方玲]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艺术魅力初探·[董晓萍]民俗文献史:现代化与民族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