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对传说样本有关问题的考察
1.样本相同部分的考察
第一,核心情节单元相同。从类型学上来说,传说是同一类型的,其核心情节单元是:
(1)有战事或灾难发生,村民躲避战祸或灾难;
(2)村妇背大孩,牵小孩。大孩是别人的,小孩是自己的;
(3)首领或神仙感动,授以标记,不杀;
( 4)妇人告诉他人,他人免祸,自己被杀或未被杀;
(5)人们以标记/地名/庙宇纪念她。
第二,传说的寓意相同。从传说的内容主旨来看,都是推崇一种义的举动和义的境界。
(1)妇人背大牵小;
(2)妇人告知亲邻、村人。
强调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1)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首领/~LIj人;
(2)化解战争、化解灾难;
(3)拯救了/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别人。
第三,传说的女主角相同。从传说的主人公来看,这种传说都是塑造一个普通的女性形象。她既不是生活在天空中的女性神,也不是生活在本地或本族的女性名人,而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
2.样本不同部分的考察
第一,情节背景不同。样本一(1)、六的背景是脱离战争环境的,情节的展开与战争没有关系,对人物的考验是在正常状态下进行的,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考验更显示出其难能可贵,更突出了人心的善良。
第二,人物关系不同。就妇女与所背孩子的关系而言:样本一(1)、六是继母关系;样本一(2)、二、四、七是婶侄关系;样本五是姑侄关系;样本一(4)是叔嫂关系;样本三是路人关系;样本一(3)关系不明。就妇女与问话者的关系而言:样本一(1)、六是人神关系;样本三是妇女与胡兵头领关系;样本一(2)、(3)、(4),样本二、四、五、七是妇女与黄巢的关系。
第三,标记物不同。端午挂艾叶是汉族地区的传说,而端午挂葛藤则是汉族客系人主要是广东客家人的传说。端午节挂艾习俗由来已久,《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可知晋时已有端午挂艾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玉烛宝典》:“五月五日采艾悬于户上,以禳毒气。”唐时这一习俗依然流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端午。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则是宋代的习俗。因此明显是一种附会。挂葛藤,则是端午习俗中的新内容,这一新内容,有人认为是:“因为客家
人的祖居地石壁有以葛藤命名的葛藤坑、葛藤坪,而许多客家人的族谱记载族居地为葛藤坑,便把客家人流行的故事与它挂起钩来了。”
第四,标记物含义不同。以艾标志,暗含有将黄巢比作毒气的意思,是人们对黄巢的一种敬畏心理。对习俗来源的解释,是对艾叶功能的一种认识表述。基本上是避自然之邪恶,而联系到黄巢则是由避自然之恶到避社会人为之恶,对这种恶进行了一种隐性表达。壶本是伊斯兰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这里用来解释宗教事项的来历,故事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五,孩子的性别不同。在样本三里,一是妇人背的大孩子是女孩,与其他样本不同;二是女孩是回族妇人捡来的,更表现了妇人的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比汉族的有关传说更凸显其伟大。汉族的传说一般说是哥哥(丈夫的哥哥)或自己的哥哥的后代,虽表现了一种献身精神,但毕竟有一种亲情关系,一种抚养的义务。
第六,祭奠妇人方式不同。样本一、二、三、四是通过年节习俗的标志物来祭奠,是随着习俗的传承而传承,通过标记间接祭奠,但因是附着在习俗上,因之传承的生命力久远;样本七是通过立庙直接祭奠,妇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已转化为神。(通过考察英德民间信仰得知,英德有一流传较广的真主娘娘,据史料记载,真主娘娘确有其人,《重修英德县志》载:“虞氏夫人祠在麻寨乡,败黄巢至三山下,寨祠唐时建造,前遗三石灶高八九丈。” ”用武力抵抗黄巢的传说,或者是民众为强调义的感化力量而改造的,或者是记忆的失误,具体情况待考。)
第七,妇人命运不同。样本三的妇人为了别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更突出了她的崇高和伟大;且其所救的还是汉民的孤儿寡母,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民族情谊。样本一、二、四、五、七的妇人与全村人一起保全了生命。
第八,故事发生的时间不同。一是将时间定在五月初四或五月初五,目的是为了解说挂艾叶的来由。附会因素比较明显。一是不特定的时间,由于时间不特定,因此,就 现了不同的黏着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王焰安的个人空间 2009-03-20 08:13: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