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黄涛:《中秋节》
  作者:黄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06 | 点击数:5404
 

中秋节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作者:黄涛
丛书编者:刘魁立  张旭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08714318
·条形码:978750871431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丛书名: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中秋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与演变、月饼的由来、主要习俗等内容。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作者简介
      黄涛,河北景县人,民俗学博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20年。主要研究传统节日,民间语言,文化遗产保护等。

目录
第一章 中秋节的来历与演变
古代的月亮崇拜、月亮神话与仲秋祭典
中秋节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章 天上月圆,人间饼圆
月饼的由来
月饼的种类与地方特色
月饼的消费特点与市场趋向
第三章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与地方特色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
各地的特色节俗举例
南方地区的节俗

在新加坡过中秋节
岁月河流上的码头
主要引用与参考书目

书摘

      第一章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每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是有着古远历史源头的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它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中秋之夜,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深沉高远的夜空,向九州四海播撒着它的皎洁的光华。月下,家家户户亲人团聚,摆上月饼、果品,或拜月祝寿,或赏月抒怀,或围坐叙谈,或游戏观灯,神州处处呈现出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节庆景象。
      秋季为农历七八九3个月,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是中间一个月的正中间的日子,就自然被称做“中秋节”。现在, “中秋节”是普通话里采用的名称,为社会各方广泛接受,并有取代其他名称的趋势。与它很近似的名称是古人说的“仲秋节”。古代以“伯”、 “仲”、 “叔”、 “季”表示排行,“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 “仲秋”就是七八九3个月中的第二个月,即八月,所以“仲秋节”的意思就相当于“八月节”。江南一些地方就称此节为“八月节”。北方人更习惯称为“八月十五”。由于其习俗多和月亮有关,民间又有“月亮节”、 “月夕”的叫法。这时正值许多瓜果成熟上市,又称“果子节”。此外还有“团圆节”、 “八月半”、“秋节”等名称。
      这样一个重要节日是怎么形成的呢?主要说法有三种:一是源于上古时期就开始的月亮崇拜;二是源于祭祀月亮中的女神嫦娥;三是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这三种说法各有道理,都各自跟中秋节的部分习俗活动有关系。一般认为第一种说法更能说明问题,因为中秋节的民俗活动不管是祭月赏月,还是吃月饼、庆团圆,都跟月亮有关系。从历史记载来看,中秋节一出现,就是以月亮为主题的,后来其主题演变为合家团圆则是由团聚赏月的活动和“圆月”的“圆”字引申发展而成的。第二种说法基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把拜月赏月说成是祭祀或感念月中仙女嫦娥,实际上是后世的人们把月亮人格化了,嫦娥成为月神或月亮的化身,祭祀嫦娥跟拜月实质上是一回事。所以前两种说法可以归并为一种。第三种说法着眼于农历八月是庄稼和瓜果成熟的季节,中秋节也有一些尝新粮、吃瓜果、庆丰收的习俗,不过这些活动在中秋节习俗中只是居于次要的位置,以此来解释整个中秋节习俗的起源就显得牵强了。
  ……
 

  文章来源:CFN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孙正国:《端午节》
下一条: ·萧放 许明堂:《春节》
   相关链接
·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
·月饼模子·[张瑞娇]文学共情与节日定型:从《全唐诗》看唐代中秋节俗
·[萧放]中秋节的时代价值·[黄永林 孙佳]博弈与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
·[秦宗财 房凯]浙皖地区中秋舞香龙节俗的历史与现状·[雷伟平]空间的体验消费:“中秋节”节日经济价值的实现研究
·[张多]他乡的中秋:全球化时代的中秋与个体·[巫其祥]兔与中国民俗文化
·面对当空皓月,远在他乡你会否怦然心动?·两岸专家论道 全方位解读中秋文化
·台湾学者赞赏大陆列中秋为法定假日:有助传承·黄涛:《中秋》(三联“节日中国”丛书)
·[黄涛 王心愿]中秋月饼考·传统节日文化回归本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刘魁立:古往今来话中秋[视频]·[张勃]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在唐代的形成
·中秋节里的“兔儿爷”:祭祀神仙变成儿童玩具·故乡中秋节的变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