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范长风 王琳艳]从孟婆汤神话看中国社会的遗忘逻辑
  作者:范长风 王琳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3 | 点击数:12680
 

 摘要:孟婆汤神话是中国民间关于社会遗忘与生死转换的文化创造。它对我们理解和解释遗忘如何组织社会生活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遗忘现象的跨文化比较,我们认为不同于希腊神话中的弹性遗忘模式,中国社会存在一种“集体遗忘”模式。为了保证阴阳两界的区隔和秩序井然,阴间的灵魂要彻底遗忘过去以免对现实世界产生威胁,这一过程是规训生命的过程。该模式有自身的世界观基础和内在的文化逻辑。在中国人思想中整个世界由阴阳两部分构成,阴阳相生相克;这种宇宙观与神话传说和社会结构共同培育的集体主义传统一经结合便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集体遗忘模式成为中国社会思想建构的特征正是缘于这一逻辑。

关键词:孟婆汤;神话;集体遗忘;文化逻辑


孟婆汤是晚近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却被当下人们淡忘的神话,原因主要是它所包涵的神秘性和非正式性使之居于社会重大问题的外围。中国人生活在阴阳两个世界,身后的世界即为阴间,也称冥界。冥界有一条黄泉路,一条忘川河,河上有座奈何桥。黄泉路的尽头有座弯弓状的宏伟建筑——望乡台,奈何桥边坐落着一座醧忘台,这里是传说中孟婆派饮迷魂汤的地方。这两座高台建筑分别象征着中国式的记忆和遗忘。
望乡台是罪鬼诀别人世之处。站在望乡台上,家乡如在眼前,亲人历历在目,但所有的一切都变了:田产被瓜分,妻妾他嫁,众叛亲离,满眼都是倒霉事。罪鬼带着无尽痛苦的记忆被押入地狱。民间有俗语:“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在阴间记忆是一种折磨心灵的惩罚,而遗忘被注解为超然的短痛之苦。清朝王有光在《吴下谚联•孟婆汤》中记载:
 
人死去第一处是孟婆庄。诸役卒押从墙外经过,赴内案完结。生前功过,注入轮回册内,转世投胎,仍从此庄行过。有老妪留进,生阶入室,皆朱栏石砌,画栋雕梁,珠帘半捲,玉案中陈。妪呼女孩,屏内步入三姝:孟姜、孟庸、孟戈,皆红裙翠袖,妙常笄,金缕衣,低唤郎君,拂席令之坐。小鬟端茶,三姝纤指捧瓯送至,手鐶丁丁然,香气袭人,势难袖手。才接杯便目眩神移,消渴殊甚,不觉一饮而尽。到底有浑泥一匙许,抬眼看时,妪及三姝皆僵立骷髅,花层雕墙,多变成荒郊,生前事一切不能记忆。一经堕地,即是懵懂小孩矣。
 
醧忘台是亡魂投胎转世之前清除记忆之所,孟婆担负着清除鬼魂记忆之责。凡是被判投生的鬼魂都要登上醧忘台喝一碗孟婆汤忘记前尘往事,以此开始新的一生。孟婆把记忆收集起来,挂在忘川的树叶和花朵上构成众鬼的记忆片断,每一片都有一个人生故事。孟婆会摘下一片静静聆听,暗自悲喜。
在阴间世界的系统化治理中,孟婆是阴间重要的管理者,她所做的工作是“组织化的社会忘却”(socially organized forgetting)的系统工作的一部分。冥界的权力中心是管理亡魂的冥府——十殿阎罗构成了中国特有的阎王系统。冥府管理的实质是赏善罚恶,又以惩治恶鬼为要务,故设置了十个各司其职却又环环相扣的阎王职能部门。按《玉历宝钞》、《阎王经》的记载,凡鬼魂首先都会被押赴至秦广王的第一殿,此殿负责判断亡魂的善恶功过。神话想象地创造了一个重要的象征性建筑物“孽镜台”,上写“孽镜台前无好人”。在世恶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台,此镜可照见在世之心好歹,根据生平善恶,判定是超生、继续为人还是入地狱。功过两半者,交送第十殿轮转王和孟婆处。第十殿是转轮王薛,他负责给各殿押赴来的鬼魂转世。从第二殿至第九殿便是各种不同的地狱,这地域其实是罪鬼受刑的阴间监狱,共计128小地狱,如“铜铁刮脸”、“剜眼刖足”小地域。其实对阴间鬼魂的管理与现世的社会秩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旨在探讨遗忘背后存在的文化逻辑。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9-4-14 14:19

上一条: ·[尹虎彬]促进文明对话、寻求和谐社会、建构世界共同体
下一条: ·[萧放]汉魏六朝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消长变化的社会分析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
·[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在动态而开放的互文之网中研究当代神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