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田兆元]关于大都市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03 | 点击数:9361
 

 

[摘要]大都市不仅是现代化的中心,也是文化传统的核心阵营。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精华都是在大都市里创造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大都市里有着丰富的堆积。但是,我们现在有许多误区,一是重视乡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在乡村;二是现在的大都市都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大多不够重视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在的大都市往往成为文化传统的破坏者。本人在上海的都市民俗调查中,发现了一种名叫铺灯的民间绝技,是祭祀活动中的一项表演性的艺术。本人在报纸杂志上广泛介绍,但是,这样的濒危遗产还是没有办法保护好。大都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比乡村还要严重。保护大都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改变城市评价标准,应该把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考核城市品级的指标。大都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而不是搞形式。
[关键词] 大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考核指标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6)04-0015-05  

 
 
中国的大都市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都市本身就是文化的见证。如西安、洛阳这样的古代以来的大都市,开封、北京这样的中古以来的大都市,广州、上海这样的近代以来的大都市,有着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它们形成的时间有先后,它们的文化遗产的性质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是文化传统的大本营。过去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乡村保留了许多传统要素,但是,都市在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方面却更重要。不能因为传统中国社会是农业社会就忽略传统的都市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仅是现在,就是在久远的过去,都市都是社会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杰出的文化代表主要是在都市里创造出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要是在都市里生长起来的,如老子,他呆在都城王室的图书档案馆里,一边读书,一边玄想,老子著作是在都市里诞生的;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主要是到诸侯国的国都里去与诸侯王和贵族们交流,城市带给他们悲欢,也激荡了思想的浪潮。都市是儒家和道家上演的舞台,荀子、韩非子也都毫无例外地是在都市里传播他们的思想的。唐诗宋词,无不是在都市背景下繁荣起来。一些民间习俗,往往是由都市推动。如,寒食节是皇宫倡导的,然后民间遵奉成习;又如元宵节,城乡皆欢度,都市似乎规模更大。至于民间戏曲表演,都市和乡村都是表演场地,城市则更有规模。而传统的商业民俗,都市更是中心。外来文化,也是在都市才形成大的交流浪潮,如洛阳、泉州、上海。传统的都市实际上孕育了传统文化,传承了传统文化。因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在都市里有着丰富的遗存堆积。
但是,现在的大都市成了文化传统的濒危之所,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市都面临保护的严峻现实。
为什么这样的传统文化的中心现在反倒是文化传统的濒危之所呢?这其中原因很多。首先是认识误区,人们往往认为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是农业文明,都市与商业文明关系密切,因此,都市不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态度看,大都市往往不甚用心。其次,当代都市承担了经济发展的重任,都市的管理者们关心的是经济指标或者政绩形象,很少把非物质文化保护列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战略。再次,学者的研究也有很多局限,现在的中国都市研究,主要局限在近现代都市研究,大都市曾经灿烂的文化遗产的光芒被遮蔽了。此外,现代传媒也以经济开发和时尚传达为重点,商业元素的反复刺激,进一步掩盖了都市文化遗产的价值,使之边缘化,直至衰亡。
大都市对于文化遗产的破坏表现在多方面。
一是对自身文化遗产的破坏。所谓的城市改造,使我国大部分城市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一些经典城市或者被拆除,或者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如上海,拆除了作为近代历史重要见证的内史第,明代古城老上海的核心城区已经没有什么痕迹了。其实,老上海是江南文化的精华所在,它的发展不是像有人说的是殖民地的成就,开埠前,它的前身东南壮县一派繁荣景象。明代古城是当年军民抗倭的杰作,体现出顽强的民族精神。古城的拆除从民国时期就开始了,近年基本完成,等到发现需要保护时,才觉得一切已经晚了。上海的顽强坚定的民族性格从宋代以来的保家御辱,到明代筑城自卫,清代嘉定义兵三次以生命捍卫尊严,都可以见到这种精神的延续。但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却出现了一个汉奸卖国政府,可以见出拆除城墙的同时精神意志的沦丧。当年筑城抗倭以保家园,后来拆城又开门揖盗,可以看到都市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步丧失。现在的上海,古上海的痕迹渐趋灭绝,上海精神哪里去了呢?这绝不是上海一个城市的问题。破坏旧城现在是一个广泛性的问题,比如上海的南京路翻来翻去,不要说古代遗产,就是近代遗产也是面目全非。城市记忆丧失了,城市文化就没有方向。
都市对文化遗产的破坏还表现为都市扩展对乡镇遗产的破坏。我曾经写了一篇短文,叫《上海的古镇在哭泣》,(http://www.blogcn.com/user43/windfromsea/blog/28791419.html)在网上传播,反映上海城市发展对江南古镇的破坏。上海的古镇是很有名的,如嘉定、松江、安亭、枫泾等,但是现在取了一些荒唐的名字,叫什么泰晤士小镇、加拿大风情小镇、北欧风情小镇,把古街拆得面目全非。
更重要的是,都市的历史和传说逐渐失传,一些大的都市,连自己的代表性的传说和歌谣都忘记了,城市方言也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意识
下一条: ·[陈勤建]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
   相关链接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