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刘锡诚]保持“一国两制”好
——再为民间文学学科一呼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01 | 点击数:3379
 

 

  笔者曾在2001年12月投书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艺报》编辑部,为民间文学学科的生存问题,向国家学位委员会进言,指出把民间文学学科降为三级学科是没有道理的,且影响殊大,希望保持民间文学学科原有的二级学科地位。拙文发表后,尽管受到了一些高校老师和学界朋友的关注,报刊上发表了好几篇相关文章予以响应。但遗憾的是,却始终没有听到来自学位委员会的只言片语,民间文学在国家教委系统的学术地位,仍然被冷冻在法学之下的三级学科的筐子里。

  本来任何一门学科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规律,是用不着向什么霸权讨要何种地位的。在我们却是无奈,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由什么样的霸权机构和由什么样的专家组成这个机构,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科的地位和前途,这又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就使来自民间的“讨要”行为变得可以理解了。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是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一点,在21世纪的今天,大概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了,总不至于会有什么类似乾嘉学派的遗老遗少们或蒋梦麟们从阴沟里跳出来讥笑谈论歌谣是淫秽之徒。至于民间文学的作者和传承者是什么样的群体,尽可以存在着某些分歧的看法,是下层社会成员还是全体社会成员,这并不能改变它的性质。同样不争的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和农耕文明下,不被主流文化及其士大夫所重视,甚至长期被压抑、被笑骂、被打杀而最终归于自生自灭。“五四”以后兴起的民间文学研究,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经过几代进步的作家和学者们的披荆斩棘、苦心建构,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进行的以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为中心的全国普查,到世纪末,已经粗具规模了,已经堪称文学研究领域里颇具中国特色、最有成就的支学之一,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人文科学的宝库。

  从1918年北大歌谣征集处成立、刘半农编订歌谣选、歌谣研究会成立、鲁迅等人创立的“语丝社”起,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作家学者参加进来,民间文学运动就渐而在中国的最高学府里和名声显赫的报章杂志(如孙伏园主编的《晨报副刊》、《妇女杂志》)上登堂入室,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文学潮流和学术潮流。1926年军阀张作霖解散北京大学、查封《语丝》,北大的许多提倡歌谣的知名教授纷纷南下广州、厦门,把薪火传递到南方,即使在革命形势处于低潮的时期,都没有割断初创未久的民间文学学科的根脉。侥幸保留下来的北大研究所还由周作人继续开设“歌谣”课程,“语丝社”成员们创办的北新书局,也由李小峰带到了上海并以林兰的笔名出版了那么多的民间文学的读物,斑斓多彩的民间故事滋润了多少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心灵呀!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多少爱国的高校老师(如闻一多、朱自清、顾颉刚、楚图南、吴泽霖、陶云逵、钟敬文等)、中央研究院的学者(如马学良、袁家骅等)、作家(国统区的苏雪林、戴望舒、光未然、薛汕、丁景唐、马凡陀,延安的柯仲平、何其芳、吕骥、张松如、周文、林山、柯蓝等,华中解放区的阿英、钱毅等)以强烈的爱国心投身于大西南和解放区的民间文学搜集和研究中去,民间文学成了战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提升了学科的质量和地位。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建国后,在一些重要的大学(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大、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师大、哈尔滨师大、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等)的中文系里都开设了民间文学课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先后设立了民间文学室和民族文学研究所,尽管受到了来自“左”的思想的干扰,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在我国,就学科设置而言,呈现出“一国两制”的格局。一方面,一部分高校根据国家学位委员会的决定,民俗学作为法学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民俗学再把作为其研究材料的民间文学纳入自己的领地为三级学科;而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每年制定的《课题指南》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的“学科分类”里,则一直把“民间文学”(代码ZWH)列在“中国文学”学科下面为二级学科。这种“一国两制”百花齐放的格局,倒也给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了自由的、多元的发展空间。近来常听到一些高校里以民俗学为方向的老师在申请社科基金项目时遇到的尴尬,深感因制度的原因而造成的这种局面,已渐成学科前进的无形障碍。于是就想到,既然国家在学术体制上允许“一国两制”百花齐放,何不干脆让高校中文系开设的“民间文学”课程和民间文学博士点、硕士点,仍然延续中国文化传统的旧制,隶属于“文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叫文学博士、文学硕士,而不必称他们为法学博士和法学硕士,不仅让我们这些长期在文艺领域里做事的人听起来觉得顺耳,他们自己工作起来也顺理成章些。再说远些,从富国强民计,从弘扬文化传统计,从小学起,就应该给学生开设民间文学或乡土文化的课程,让中国的孩子们、特别是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们,从懂事起,就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土壤之中。

2004年5月13日

本文原刊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2004年8月12日第5版<学科探讨>)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上一条: ·[万建中]关于忌食猪肉的人类学解释
下一条: ·[牛学智] “底层叙事”为何转向浪漫主义?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胡南]回到人的立场·[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