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王明珂]羌族妇女服饰:一个“民族化”过程的例子
  作者:王明珂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3 | 点击数:7020
 



【摘要】在許多學術或作為基本民族知識的中文著作中, 羌族服飾都被視為具有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傳統。它被認為是一種「文化」, 代表普遍出現在某一社會人群中的一種客觀特徵; 它被認為是一種「傳統」, 又意味著這種文化特徵在此人群間已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為此以及其它歷史與文化因素, 羌族被認為是一個獨特的、歷史悠久的民族。……在本文中,「服飾」不被視為可定義一個族群的「客觀文化特徵」;它的主要社會意義也非在於其所表現的物與物間的「相似性」及相對應的客觀人群分類。相反的,我將服飾視為一種「社會認同與區分體系」(a system of social identity and distinction)的反映——服飾是個人身體的延伸;利用此種延伸,個人或一群人強調自我認同以及與他群間的區分。穿某種服飾或不穿某種服飾,都是在特定社會情景中的一種身體或文化展示。透過以服飾來展示人群間的區分,以及透過口述與書寫對服飾的記憶、失憶與詮釋,一個人群不斷的被重新定義與分類。因此,在羌族服飾的例子中,本文將要探討的具體問題便是:羌族服飾所呈現的是什麼樣的一個社會認同與區分體系?此社會認同與區分體系(及其變遷),如何被社會內外不同的個人與群體,藉由各種不同的記憶媒介(文獻、口述與身體儀式展示)表現在對「傳統服飾」的定義、操弄、傳承與變遷之上?更重要的是,透過羌族婦女服飾我們可以觀察「民族化」的過程(一個傳統的創造過程),與在此過程中民族內外的權力結構關係如何影響婦女的服飾展示,以及「服飾展示」如何呈現、鞏固各種認同與區分及其背後的權力關係。



(刊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4:841-885,1998。)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附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台湾村寨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黄伦生]《布洛陀》与民间文化叙事
下一条: ·[于学斌]莫力达瓦达斡尔乡村传统文化现状考察
   相关链接
·[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李滢钰]性别视角下的广西瑶族服饰传承发展研究
·[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宋双意]河口瑶族服饰调查研究
·[刘欢]从江县摆翁村盘瑶服饰文化研究·[韩雪春]凑热闹:豫东Y村已婚妇女集体外出务工的行动逻辑
·[周雨童]诗意空间·地域色彩·传承发展·[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
·[谌红雨]布依族服饰图腾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浅析·[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
·[郭立东]横滨自由华侨妇女协会与中华义庄的水子地藏·[任晓波 刘刚]文山壮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调查研究
·[王均霞]眼光向下的性别回应: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中的歌谣与妇女 ·[邱月]本真性的困惑:汶川地震后北川羌族的文化展演和身份焦虑
·[王娟]需求视角下女性民俗与农村妇女反贫困实践研究·[柯小杰 余林玲]民俗与旅游相融合 打造羌族文化名片
·中国西藏摄影及非遗文创服饰展在蒙古国举行·[杨杰宏]传承中的再造:羌族口头传统的文化生境及特征
·[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柯小杰]夬儒节:羌族节日民俗的复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