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蔡丰明]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空间
  作者:蔡丰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7 | 点击数:12702
 

[摘要]上海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与民俗文化传统的城市,即使是在经济文化发达、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当代上海城市中,传统的民俗文化空间依然存在,它们具体表现在节庆娱乐、季节庙会、景点展示、街区社乐等一些方面。迄今仍存的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空间从其性质来看,实际上已经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空间再生产的结果,但它对于当代上海城市及其广大的市民来说,仍然具有延续文化传统、保持生态平衡、调整文化心态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 K892.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72(2005)05-0040-05


“文化空间”一词是当前学术界运用得较为频繁的一个学术概念,它主要来源于西方都市理论研究专家亨利·列斐伏尔等人有关“空间”理论的阐述。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通过人类主体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产生的(包亚明,20038)这种有关空间问题的理论阐述,把人们的学术视野引向了一个超越以往历时性研究为主的领域,强调了“人类特性”、“人类欲望”及其活动在共时性场景中的重要作用。

“民俗文化空间”这一术语,是基于“文化空间”理论而提出的一个人类学概念,从它的性质来看,与当前较为盛行的“大众消费空间”、“公共言论空间”有很大的区别。它的实质内涵是指:某一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汇聚集中的场所,或某种民间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性地进行的地方。这一概念在199810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5次大会上得到了明确的表述。此次会议上发表了“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言”,并在其宣言及其评选规则中将“文化空间”定义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strong concentration)”以及“一个集中举行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a place in which popular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are concentrated)。从这一定义上可以看出,人类学意义上的“民俗文化空间”,具有十分鲜明的“生活文化”性质,它强调的重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传统性,二是集中性,三是非物质文化性。

上海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与民俗文化传统的城市,从其文化的渊源关系来看,主要属于吴越文化圈中的一种亚文化类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上海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兼有吴越文化特征与自身本土风格的民俗文化形态,它们具体地表现在与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各种民俗文化行为方式之中,如锣鼓说唱、滚灯舞龙、滩簧、申曲、皮影、顾绣、城隍庙会、观音信仰、民间制艺等等方面。但是近代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城市文化中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生存基础日益削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其一,上海城市经济文化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已使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失去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传统的民俗文化形态,大都是古代农业经济的产物,它们与农业时代的经济方式与生活方式密切相联,反映了农业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心态与审美情趣。因此,随着上海现代工商业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的迅速变化,传统的民俗文化空间势必会逐渐衰弱与缩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二,上海城市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制约了传统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在现代化程度很高的上海城市中,文化空间主要为一些反映现代文化需求的强势文化形态,如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文化、代表上层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道德审美文化,以及代表市民文化价值观的大众通俗文化所占领,在各种强势文化的挤压与制约下,传统民俗文化势必很难找到自己广阔的容身之地。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传统民俗文化在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中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地位,或者已经完全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大量事实表明,即使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的21世纪,传统民俗文化依然在上海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依然显示了自己勃勃的生机。导致这一事实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深刻反映着一定地域中广大民众群体的最为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共同理想、共同情感与共同价值取向,因此绝不可能完全被现代化的社会文化所湮没、所替代。正如世界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所说:“民俗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无形的文化遗产包括了人类无限的情感,包含着无限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杜晓帆,2003)同世界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一样,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城市中的强势文化已由过去的民俗文化走向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但是即使这样,上海城市的文化生态也依然保持着平衡发展的状态,文化空间多样化、多极化的格局并没有被打破。就当前上海城市的文化特点来看,其中既有代表主流意识形态与精英文化精神的上层文化空间,也有代表广大市民群众与其他社会群体文化情趣的大众文化、民俗文化等下层文化空间。它们会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处于一种同生共容、相得益彰的状态。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敏捷]英美儿童文学市场上的民间故事及其改编
下一条: ·[顾希佳]中韩“烈不烈女”传说比较研究
   相关链接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朱刚]交流诗学模型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中的应用
·[张晨]记忆“过往”与记忆“未来”:圩场的两种发展面向·[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张晨]“圩”场情感交融的历史过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方经验·[程鹏]“烟花爆竹除疫”:传统民俗的发展困境与疫情防控下的民俗学反思
·[孙芳]画中“戏”·[萧放 贺少雅 鞠熙]文化礼堂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孟令法] “不在场的在场”:图像叙事及其对空间神圣性的确定
·[牛光夏]“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 ·[胡彬彬 王安安]叙事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新民俗
·[刘国臣]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保护的实践·[赵晓涛]“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
·[余仁洪 王浩威]非遗保护视角下的文化认同构建方式研究·[尹笑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
·[胡蝶 王娟]困境与出路:“僵狮子”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研究·[郭玲]胡集书会场域变迁与空间重构探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