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08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08年会专区

[陈志勤]从地方文化到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梁祝传说”
——民俗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建构
  作者:陈志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20 | 点击数:9534
 

•中国民俗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

 

从地方文化到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梁祝传说”

—民俗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建构—

陈志勤

(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

 

 

因为钱南扬1925年对宁波梁祝古迹的考察、以及之后的对梁祝故事的收集和研究,一般认为有关梁祝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1930年钱南扬编辑《祝英台故事集》,他在这个故事集的<祝英台故事叙论>中说“材料是已经收集了不少,然而竟研究不出什么来”(钱南扬 2000a7),“话虽如此”,最后,钱南扬从“原始故事的臆测”、“故事的增饰附会”、“故事的流布”这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这种从情节的起源、内容的演变、故事的传播等几方面来研究梁祝故事的方法,一直影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19801990年代的有关梁祝的研究。随着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公布、以及2005年开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需要,有关梁祝传说的研究在探讨发源地问题上一起争论,很多成果相继发表,又再一次地发挥了引据考证式的研究方法,试图在这个问题上能够寻找到一种结论。当然,其他还有文学艺术性的剖析、在社会经济环境背景中的诠释、以及以世界的眼光认识中国民族文化等的研究方法,都是这一时期研究梁祝传说的主要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程安霞]民间传说传承的困境与发展
下一条: ·[陈永香]对彝族史诗《梅葛》神话的文化意蕴探析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张旭]民俗舞蹈中的身体建构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
·[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
·[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林海聪]鱼腥草的图文书写与本草知识建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