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08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08年会专区

[刘晓春]民间文学的语境
  作者:刘晓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19 | 点击数:6384
 

•中国民俗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

 

民间文学的语境

刘晓春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引 言

作为口头传承的文学形式,民间文学在一定的文化时空中传承演变。一个相同的民间文学作品,不同的传承人会有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表演形式甚至内容情节的差异;即便是同一个传承人,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表演同一个作品,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变异。但是,无论传承人的表演发生怎样的变化,传承人还是遵循民间文学本身固有的传统进行表演,人们还是可以从传承人的表演中区分出不同的叙事类型或歌唱主题。与书面文学的创作方法和传播方式相比,民间文学有其自身的传承演变规律,民间文学的传承既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具有可变性与不确定性。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成果表明,民间文学的这种传承特点与传承人进行表演的语境(context)息息相关。语境问题的引入,代表了当代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从文本向文本与语境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的转换,表明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从历时研究转向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从静态的文化史考察转向具体的、动态的表演活动的考察,并且与表演活动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呈现出民族志式的研究取向。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晓峰]论月半节日序列的排列规则与形成史
下一条: ·[刘铁梁]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