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刘锡诚:《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
  作者:CFN 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04 | 点击数:7587
 

 
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
(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作者:刘锡诚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页码:576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05955509
·版本:1
·装帧:其他
·开本:32
·中文:中文
·丛书名: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对百年来民间文艺学流派所作的大致梳理与述略,旨在表达一个观点:在百年民间文学学术发展史上,理论、观念、方法,甚至流派(学派),是多元而不是一元的。这种多元的格局,似乎从来也没有统一过。这,一方面说明了民间文艺学作为学科的不成熟性,另一方面又显示了民间文艺学的边缘性和跨学科性。对流派及其起伏消长进行探索性的耙梳,使我们有机会回首往事,启示未来。
 
作者简介
刘锡诚,山东昌乐人。19352月生。1957年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新华通讯社、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职。1997年退休。历任《人民文学》编辑部评论组长、《文艺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常务副主席、顾问,《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杂志主编。退休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论研究室研究员。社会职务:曾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理事。现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著译有:《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选编翻译,作家出版社1958)、《马克思恩格斯收集的民歌》(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海防前线战士歌谣选》(采集,与路工合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苏联民间文艺学40年》(与马昌仪合译,科学出版社1959)、《高尔基与民间文学》(与林陵、水夫合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小说创作漫评》(文学评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小说与现实》(花城出版社1983)、《俄国作家论民间文学》(选编翻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印第安人的神奇故事》(与马昌仪合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作家的爱与知》(文学评论文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石与石神》(合著,学苑出版社1994)、《走出四合院》(随笔,群众出版社1996)、《河边文谭》(文学评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中国原始艺术》(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学苑出版社2001)、《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文化随笔,武汉出版社2003)、《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文坛旧事》(专著,武汉出版社2005)、《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选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下一条: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
   相关链接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杨丽嘉]颠覆:杰克·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批判之维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
·[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王京]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