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柯杨]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夫真欲住仇池!”
——陇南山歌集《仇池风》序
  作者:柯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20 | 点击数:8024
 

仇池山,在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西和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793,因当地有人文初祖伏羲氏出生在这儿的传说,故称伏羲崖。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武都白马氐族部落首领杨腾之子杨驹建仇池国于此,以“百顷”为号,经三国、晋、宋、齐、梁、陈、魏、周、隋等朝,传十八代,易三十三主,建立过五个氐族小国,统治甘、陕、川六郡十八县达386年之久。西和县境曾出土两颗爵封印,其上文字一曰“晋归义氐王”,一曰“晋归义羌侯”。这是因为晋惠帝时,氐羌部落在齐万年率领下举行起义,失败后归降,故印章上才有“归义”字样。我之所以在这篇序言的开头先写这段历史,主要是为了说明仇池山及其周围一大片地方,在历史上也曾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这对其地方性民间传统文化的形成,肯定是有一定影响的。

仇池山为陇上名胜,山峦滴翠,风景秀美,其“峰、泉、云、洞、石”堪称五绝,有伏羲仙崖、石勺奇潭、小有天、神鱼洞等诸多景点,是一个休闲旅游、回归自然的好去处。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当年游历仇池山后写诗赞道:“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宋代文豪苏东坡因得到一座形态优美的仇池石而大喜,不但把自己的一册散文小品佳作题名为《仇池笔记》,还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点空明是何处?老夫真欲住仇池”的佳句。由此可见,仇池山乃是历代文人们心向往之的地方。不过,我之所以垂青这块土地,却是因为它有着极为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矿藏的缘故。比如,这里长期流传着全国最精彩、最完整的《春官歌》、《锣鼓草》和《建房吉话》;延续着别处早已失传了的女孩子们的传统节日“巧娘娘节”(即农历七月七日的乞巧节)。当我认真阅读了杨克栋先生搜集整理的《仇池风一一陇南山歌》的打印稿之后,我对这块热土上的普通劳动者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求以及他们的艺术才华,有了更加具体的感受和认知。对杨先生热爱乡土文化,倾毕生精力,抢救和保存了如此丰富多彩的传统山歌的执著之情,产生了发自内心的钦佩和敬意。

通观《仇池风》全书,可以看出,其中绝大部分篇幅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情歌,全面反映了当地农民对幸福美满婚姻的追求和向往。其中所展示的有关容貌之美、相识之喜、离别之悲,思念之苦、欢聚之乐、人性之善等传统情歌共有的主题单元,无不生动地表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个性特色,能给读者和研究家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其历史积淀之深厚,涉及生活面之广阔,表达爱情方式之独特,采用比喻之生动形象,方言词语之丰富多彩等等,都为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文艺学、语言学家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可资借鉴的素材。

我个人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对这部山歌集价值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它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特点的历史记录,可说是一幅民俗风情画的长卷。从歌词的许多比兴句的内容可以看出,当地农民长期以来,除了辛勤耕作于田野之外,还经常外出当麦客、当脚夫、挖药材、打工、做小买卖以补家用。比如“陕西坝里麦子黄,提把镰刀赶麦场”、“陕西坝里麦没了,赶到千阳陇州了”、“陕西赶场的麦客哥,麦场里见我的人来没?"“百五的背子棕绳绳捆,脖子背长脚背肿”、“尖角背篼双皮靽,小哥哥兰州背石炭”、“想背背子下四川,家里有个心不甘”、“小哥走了中坝场,下去时麻黄上来糖”、“刨玄参上了薤韭山”等句子,都反映了出外谋生的场景,不但能使读者对当地农民过去谋生的方方面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对他们的流动范围主要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东部一带也会留下较深的印象。人们所熟悉的“花儿”《下四川》调,正产生在这一地区。再比如,当我们阅读了“青丝帕子高纂纂,大襟衣裳花锁边”、“银耳坠子吊着呢,绣花裙子套着呢”、“红缎裹肚儿铜钮子,绣花鞋儿高底子”、“黄铜罐儿银盖子、醋红膝裤绿带子”等句子,一个清未民初穿着传统服装的女性形象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而这种种服饰特色的描述,在正规的文献中是很少被记录下来的。还有“砸麻纺线做衣裳”(麻衫)、“为打草鞋割马莲”(草鞋)、“桦木轮子榆木辕”(木车)、“大河坝里的双轮磨”(水磨)、“火盆抬在热炕上,烧茶罐罐我熬(方音an)上”(待客习俗)、“凤凰落到凤凰台,阿伯子(新郎的哥哥)抱妹下轿来”、“才黑子闹房闹得凶,贤妹娃浑身掐了个青”(婚俗)等等,无不展现出当地古老的民俗风情,必然成为有关专家们求之不得的可贵资料。

其次,这部山歌集中收录了不少表述民歌功能的好作品,这对我们了解广大劳动者创作山歌的因由,以及认识山歌的社会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唱过渴了唱饿哩,唱我心中的难过哩”、“天下白雨河起浪,一有难过就想唱”、“娘娘庙里响磬哩,我唱我的心病哩”、“唱山歌不为图热闹,单单为的解心焦’’等句子,说明唱山歌有舒心解郁的功效;“唱过穿了唱戴哩,唱我心上的畅快哩”、“没唱穿,没唱戴,一唱心中一畅快”、“牛娃吃了波拢菜,人不唱歌老得快”、“唱一声,连一声,老汉家越唱越年轻”等句子,则说明唱山歌不但是释放欢快情绪的一种手段,甚至还具有“延年益寿”的功能哩。再如“山歌世下人听的,山歌度化人心的”、“城隍爷庙里还愿哩,唱着山歌行善哩’’、“花花纸儿糊亮窗,山歌唱哩恶不作”等句子,则表达出了山歌的教化作用。至于“山歌本是缠花咒,趁着年轻唱个够”、“唱一声,又一声,为了给我心上的听”,则更是情歌的本意所在,是年轻人向自己心上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庄稼收成的好坏,决定着农民们一年的生活水平,因此,“麻油倒到黑瓮里,要唱风调雨顺哩”、“大暑一过立秋哩,要唱五谷丰收哩”等句子,也就成为农民们所思所愿的必然表现。

第三,《仇池风》山歌集的出版,为花儿研究家们开拓了新的领域。过去,花儿研究家们只注意到那些有花儿会的地方,虽然知道西和、礼县等陇南山区有花儿流传,但始终未能作为重点予以关注。当我阅读了这本山歌集之后,认识有了深化,见解有了转变。我觉得除了“河湟花儿”、“洮岷花儿”之外,还应增加“陇南花儿”这个新的研究对象。我之所以把陇南山歌称为“花儿”,理由有三:一是歌词中将女性也多称“花儿”、“牡丹”,如“花儿爱我年纪小,我爱花儿长得好”,“虽然牡丹不搭言,天天看着解眼馋”,“灵芝草,草灵芝,把花儿交在对门子”,“云遮热头风儿怪,刮得牡丹心凉快”等等。二是许多唱词与“洮岷花儿”几乎完全一样,如“红心柳的一张杈,黑头发缠成白头发”,“鸡蛋换了红线了,唱山歌有了陪伴了”,“有心给你唱一阵,嗓子涩着唱不成”,“唱了一声不唱了,何人把你阻挡了?”“女子洗锅抹灶哩,儿子骑马带孝哩”,“说了一声去的话,眼泪就放袖子擦”,“贤妹娃担的乌木桶,人品压了十三省”,“莲花山的水帘洞,贤妹娃样样世得俊”等等,这类歌词,我在康乐、临潭、岷县一带采风时都曾大量采录过。三是陇南山歌也是情歌所占比例最大,称其为“花儿”,看来是可以的。但是,我为什么不将它归入“洮岷花儿”呢?除了地域不同的原因之外,陇南山歌的唱腔与洮岷花儿有不同,它大约有十几种曲调,比“洮岷花儿”的曲调要丰富得多,且当地人不唱《莲花山令》和《阿欧令》。另外,陇南山歌的章句结构以两句一首为主,有点象陕北“信天游’’和内蒙“爬山调”,不同于“洮岷花儿”三句一首的基本句式。所以,我主张将陇南山歌纳入花儿研究的大视野中,与河湟花儿、洮岷花儿并列,甚至可以称为“仇池花儿”,以突出地方特色。我希望当地的文化官员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进一步重视民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并组织力量,付诸实施。也希望当地的文化人和专家、学者们不但要全面、大量抢救和保存一切有价值的口头文化遗产,还应当大力开展理论研究,使更多的人认识陇南山区民间文化的乡土特色和重要的社会意义,因为只有你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我要衷心地感谢杨克栋先生,他为搜集陇南山歌辛苦了四十年,为我们保存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文化记忆,为甘肃优秀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最后,还要说说我为什么要借用苏轼的两句诗来作为这篇小序的题目。“空明”一词本意是“通明透彻”的意思,或指天色,或指湖水。我把“空”引申为“空灵”(飘逸灵秀,来去无痕),把“明”引申为“通俗明白,如同说话”。于是,“空明”一词就成为形容陇南山歌特征的最佳词汇了。再说,我已年近古稀,用“老夫真欲住仇池”这句诗来表达我对陇南民间文化之乡。的向往之情,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是为序。

 

          (本文载杨克栋《仇池风——陇南山歌》,作家出版社,20049月第一版)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柯杨]飞鸿远去 浩气长存
下一条: ·[陶立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相关链接
·[杨克栋]试论西和乞巧节的地域特征·[瞿学忠]仇池山巅 年年乞与人间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