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民俗学家认为重阳节的核心文化价值是平安和谐
  作者:记者 魏运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08 | 点击数:5725
 

    新华网沈阳10月6日电(记者 魏运亨)10月7日(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俗学家说,重阳节从岁时节日演变成民俗节日,尽管各地有不同的过节习俗,但重阳节的核心文化价值始终是平安和谐,2000多年从未改变。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指出,“九”在古数中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所以它在岁时中占有重要位置。

    乌丙安教授说,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西汉时期长安近郊就有了九九登高观景的风俗。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沿袭至今。重阳节传统习俗是登高远眺,秋高气爽之际登山,令人心旷神怡。平原之地无山可攀,人们遂吃糕纪念。“糕”和“高”谐音,最早取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演变为步步高升的吉祥之意。此外,重阳赏菊赋诗亦为古代时尚,唐诗宋词中有不少吟咏重阳的名篇佳句。在我国江南,也有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但如今大多数年轻人已不知茱萸为何物。

    乌丙安说,在民俗观念中,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这给传统的民俗节日赋予了建立和谐社会的新内涵。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8年10月07日 07:13:1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节日文化空间成焦点 30名民俗专家为百姓过年支招
下一条: ·朝戈金:当文化多样性遭遇生物多样性
   相关链接
·[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雷紫雯 章梅芳]民间化·民族性·时代感:近代以来景泰蓝的现代转化研究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王渭清]"非遗"保护视野中的宝鸡民间歌谣
·[郑云云 张年宽]重阳节向老人节演变考·[乔楠]《金枝》视角下的“重阳节与数字崇拜”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高忠严]中国民间谜语的源流特征与文化价值
·[张启龙 乔方辉]当代民俗视觉下的纪实摄影及其文化价值·[纪军]上蔡重阳节调查报告
·[陈金文]中国民间“动物与人”故事的生态文化价值·[黄晔]试论重阳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
·[陈鹏程]明清小说中重阳节描写的民俗文化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郭佳]九月九日重阳节探源
·[赵旭东 王莎莎]食在方便——中国西北部关中地区一个村落的面食文化变迁·[孙正国]湖北民间叙事长诗极富文化价值
·[尹虎彬]生活世界和自然秩序中的传统文化价值·[王宪昭]论布洛陀神话的基本母题及文化意义
·[刘晓峰]重阳节在日本·[王崇印]民间“国”字号评选中的民俗文化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