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内蒙古:拓展草原文化研究视野 推动草原文化走向纵深
——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述要
  作者:王海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28 | 点击数:5090
 

     8月29日至31日,由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社科联、赤峰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在赤峰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了研讨。
  关于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近年来,草原文化研究结合草原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提炼出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与会者认为,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草原文化最宝贵且最具民族特色的精神财富,它作为草原民族生生不息、世代传承的一种强大精神力量,对草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践行开放,是草原文化的观念性范畴之中最具张力的理念。草原民族的多元构成是草原文化开放理念形成的天然条件;游牧生产方式是草原文化开放理念形成的坚实基础;草原文化的多元构成和草原民族的开放心态是开放理念形成的最佳氛围。在生产经济领域,践行开放是维系族群繁衍、社会运行的重要保障;在社会政治领域,践行开放是政体创新、执政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意识形态领域,践行开放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明进程的强大动力。草原民族是以恪守信义著称于世的民族,信义思想是草原民族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石,彰显了草原文化的优秀品格。在草原社会,信义是立身之本,是维系社会稳定和睦的基石。恪守信义,为草原民族社会的和谐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恪守信义,使草原社会重诚信、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恪守信义,也为草原民族赢得了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赞誉。
  与会者认为,应积极发挥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把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中,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中。
      关于草原文化各要素的专题研究。关于蒙古民族的传统法律体系研究是此次研讨会的一个新话题。有学者认为,蒙古民族的传统法律体系深深根植于民族的精神观念和社会生活之中,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逐步形成和创立的,它渗透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体现于人们的行动之中,是人类行动的结果而非人类设计的结果。蒙古民族传统法律体系正是由于牢牢渗透于蒙古游牧人的观念之中,所以才能够作用于蒙古人的内心世界,获得广泛而绝对的认同和崇尚,且恒久、稳定、持续地影响着整个民族,也确保了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蒙古民族传统法律体系在蒙古族聚居的草原牧区仍发挥着保护草原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有其存在的独特现实价值。
  在对匈奴世袭制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匈奴的世袭制度虽不完善,有时在解决复杂问题和矛盾时依照的是自然法则,即“胜者为王”,但仍有其独创性和存在的价值,具有对特定生态、社会、文化、环境的高度适应性,是中国北方草原文明在进程中迈出的一大步。如果说,夏、商、周的宗法继承制从初生、发展直至成熟,对后世的中原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话,那么,匈奴的世袭制度对于后来活动于此的各少数民族也具有重要影响。
  提交研讨会的论文有多篇涉及草原民族的建筑问题。有学者从元大都的建筑风格分析了文化交流问题,认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乃至都城宫殿的建设无不体现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元大都就是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融合的产物。
  当代草原文化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关系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成了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内蒙古发展模式”。有学者运用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原理对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揭示草原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使草原文化成为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草原文化资源产业化项目管理研究方面,有学者致力于明晰草原文化资源产业化项目的管理模式和普适性规范,探寻草原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合理化路径,认为草原文化资源产业化项目有资源依赖型、资源创意型和资源制造型三种类型,并对草原文化资源的可产业化进行了评估。(王海荣)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9-25 14:52: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品一品“我们的节日” 专家热议民俗保护传承
下一条: ·[本网快讯]第十届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学术大会在日本秋田举行
   相关链接
·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何红艳]内蒙古剪纸艺术探究
·[薛翔]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蒙古袍生产现状分析与研究·薪火相传 内蒙非遗文化绽放古老苍韵
·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中国蒙古民俗研究百年历程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济南开幕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举行·[叶舒宪]文化传播: 从草原文化到华夏文明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报名公告·[白晓梅]内蒙古裔美国学者包国义及他的科尔沁村落民俗系列调查记录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筹备工作启动·内蒙古蒙古族非遗数据库一期工程通过验收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海上风第五届都市民俗学论坛“都市楹联与文化景观”征文启事·专访内蒙古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贾凡
·李纪恒: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第二届内蒙古绿色发展研讨会在锡林郭勒盟隆重召开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4149个·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挂牌成立
·内蒙古举办非遗年货展·内蒙古社科院调查发现:蒙古族没有狼图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