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陶立璠]中国民间剪纸中的动物信仰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2 | 点击数:11908
 

  中国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

  剪纸,顾名思义是只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料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但是在中国民间,大部分的剪纸用料为单色纸(一般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染色剪纸和供妇女们刺绣用的花样用纸为白纸。剪纸的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剪刀或刻刀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

  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女红”是指民间妇女的刺绣活动。大凡女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家中的奶奶、母亲或姐姐就会向她传授剪纸的技艺。这一特点使中国的民间剪纸带有浓厚的女性特色和乡土气息。历史上,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曾出现过剪纸作坊一类的商肆,专门制作和出售供妇女们刺绣用的剪纸花样。这已是专门的制作,其作品显然不属于民间剪纸的范畴。

  中国的剪纸艺术历史十分悠久,早在造纸术发明以前,这种艺术就已经存在了。那时,供剪纸用的材料不是纸张,而是金银箔和皮革。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后,随着纸张在民间的普及,剪纸便有了更加便宜实用的材料。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剪纸是北朝中后期的遗物。也就是说,1500多年来,中国剪纸作为民间传承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逐步走向成熟,最终成为一种人人喜爱的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剪纸在自己的发展中形成了两大功能特色:

  其一、实用性。实用性是中国民间剪纸产生的基础。目前中国民间剪纸的流传,主要是在农村妇女之中,它是民间刺绣的基础。在中国农村,每逢节假日或农闲季节,妇女们常常相聚在一起,将自己喜爱的剪纸花样互相展示和交流,然后选定各自喜爱的花样,通过熏染的方式(民间称为“熏样”),确定图案,互相传递。然后将这些花样刺绣在鞋、衣服、腰带上,也可以绣在其他用具上,如枕头顶、桌埂⒈蝗臁⒖晃А⒀檀⒀劬械任锲飞希强孔耪庵质涤眯缘哪康模窦浼糁郊家毡灰淮淮邢吕础?br>     中国民间剪纸大都出自妇女之手,属于女性艺术。它的最初产生时代已不可考。但是通过考古发现和研究,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艺术的产生和原始艺术有着渊源关系。我们知道,古老的制陶技术,最初就是由妇女们参与制作的,特别是在旧石器晚期出土的彩陶上,往往绘有很生动的花纹,这些花纹的风格,和后世的剪纸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中国青海省大通地方出土的《舞蹈纹彩盆》上,绘有连袂而舞的舞蹈形象,其风格的古拙和朴实类似民间剪纸,我们虽不能断定它们必出自妇女之手,但其绘画风格和民间剪纸有异曲同工之妙。

  剪纸艺术被广泛用运于其他领域,是汉唐以后的事。如汉代以后一直被用作印染工艺的漏印花版,民间广为使用的印花布漏板,都是剪纸工艺使用的范例。最为典型的是民间皮影戏导具的制作,更离不开剪纸艺术的启发。

  剪纸艺术的实用性还和民间信仰发生密切的联系,信仰被物化为剪纸的形式,寄托了创作者的理想和愿望。比如作为辟邪纳吉用的各类剪纸就是这样。以一年中的节令而言,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要挂门签,门签最简单的制作方法是在五色纸上剪一串串铜钱图案,贴在门楣上,门前随风飘动,预示着将铜钱撒向四方。所以民间将这种门签叫做“散钱子”。其次是在窗户上贴窗花,在器物上贴吉祥物剪纸;五月端午节时,家家户户在门窗、墙角剪贴“五毒”剪纸,“七月七”是民间的“乞巧节”(又称“女儿节”),妇女们为了乞巧,常常聚会在一起剪花样、赛智慧,通过剪纸活动,看谁心灵手巧;“九月九”是“重阳节”,民间有剪“重阳旗”的习俗,预示步步登高。至于婚礼上剪贴大红双喜字,表示着双喜临门,丧葬仪式中在死者入殓时,剪纸人随葬,在死者的鞋底绣一朵莲花,表示步步登莲花,死后可以升天等,这些剪纸,都是和实用价值联系在一起的。

  其二、装饰性。任何一种民间艺术的装饰性,都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装饰性又是和民众的审美情趣联系在一起的。用剪纸艺术美化生活,是民间剪纸艺术家的共识。当剪纸花样被妇女们选作刺绣底样时,它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就已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里所说的装饰性,是指剪纸艺术脱离女红,变为一种用来装点生活的用品。在中国民间,这类装饰性的剪纸被大量使用在春节习俗之中,如春节时使用的窗花,最能代表创作者的审美情趣。所以在中国民间,只要一提起窗花,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剪纸来,因为在窗花剪纸中,最能体现民众的生活信仰和情趣。

    美化、装点生活是中国民间剪纸的一大功能和特点,它的使用范围很广,建筑装饰、家具装饰、陶瓷器皿纹样、纱灯装饰、书籍装幀、商品广告、舞台美术、幻灯制作、邮票设计等无不用剪纸艺术做装饰,如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的生肖邮票,有些直接采用民间剪纸艺术家的作品,有些是邮票设计家采用民间剪纸底样,加工创作的。用剪纸艺术做装饰,既能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又说明民间剪纸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民间剪纸的创作题材是丰富多彩的,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生活场面、观念信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无不在民间艺人的剪刀之下,转化为生动有致的场面。但是在民间剪纸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有动物参与的画面,而且进入剪纸作品的动物大都被赋予信仰色彩,成为民间信仰观念的物化反映。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上一条: ·[陶立璠]爱知县半山市龟崎町‘潮干祭’与山车雕刻中的中国题材
下一条: ·[陶立璠]中国的海神信仰与民间的造神心理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
·[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
·[闫建微]冀南地区十八村奶奶信仰与姻亲关系研究·[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
·[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仁之]泰山商铺的民俗存留与新变
·[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滕晓彤]明代延庆碧霞元君信仰初探
·[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马梦莹]后土图像身份判断新论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