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专家称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将推动国家认同
  作者:曹保印 陈宝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5-04-08 | 点击数:4609
 


 


刘魁立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焱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公共论丛》主编

 

    节假日体系二元结构有待改变

  新京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委员代表呼吁把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法定化。这方面,中国民俗学会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刘魁立:一年前,中央有关部门邀我们共同探讨节日和假日的关系问题,我们对节假日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今后的节假日设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随后他们还征求了有关部委和学者的意见。今年2月14日—15日,我们又和北京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了这次会议。那么,中国节假日体系现状如何?

  刘魁立:在我们的节假日体系当中,存在着一个二元性的结构。具体说起来,就是在现有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外,广大民众认为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深厚历史根基的一部分节日,常常没有安排休假时间。

  比如说清明节,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民众来充分体味其传统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家必然要赶在周日去扫墓或祭奠革命先烈和历史伟人。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比如媒体报道的交通堵塞等。而过去,在清明的时候,比如唐代就有“前三后四”的说法,曾经在清明节放假七天,这是国家的命令。

  今天这个传统变了。但是人们并不因为没有规定放假,就改变了自己对清明节的价值认定。这种二元结构有必要改变,以舒展民众情绪。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民众的利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情感的。而情感的需求往往会被忽略,会为满足外在的物质利益所替代。我想,在大力提高广大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应该细致入微地考虑到如何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情感需求。

  传统节日植根在民众心中

  新京报: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关于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的建议”的议案,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小热潮,你上述所论是不是这种热潮的背景呢?

  刘魁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过去我们是一个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建设模式,不怕外面的东西进来。

  改革开放后,大家就必须考虑应对之策。

  我们的传统中有非常多的、健康的东西需要继承,否则,年轻一代因为缺乏丰厚的传统教育根基,久而久之可能会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自我,所以必须要认识自己;而要认识自己,就必须对传统做某种清理,包括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在这一点上,当然也不完全是靠节日一项。

  新京报:传统节日法定化有哪些意义?

  刘魁立:传统节日法定化,我认为叫做“确定一部分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可能更准确一点。因为在我们过去的传统节日里面,已经有这样的先例,比如说春节,不仅是法定假日,而且和其他节假日相比是最长的。

  新京报: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比较关注,就是春节假期不包括除夕。

  刘魁立:我个人想,是不是可以对节假日制度进行重新思考。

  国家的节假日体系,我把它叫做“国家日历”。这个日历对整个民族来说,特别重要。譬如“十一”,这是共和国的诞生日。

  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自己的“日历”,一个家庭也有家庭日历。比如说父母亲、祖父母的生日,它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通常是不能被忽略的。

  同样道理,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都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并深深植根在民众心中的重要节日,但在我们的国家日历中没有被确定为法定假日。即使如此,大家到这个时候还免不了会有相应的情感表达。除夕虽然不放假,但是到时候大家会像平常一样度过这一天吗?与其如此,还不如提前一天放假,大家名正言顺地过除夕。

  文化认同需要符号体系

  新京报:节假日缺席的二元结构会不会影响文化认同?

  刘魁立:这里有一个历史变迁的背景。比如说,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政治问题上;改革开放后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出现了黄金周。现在我们要从更深层、更基础的文化建设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所谓文化建设,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也是人心建设,通过必要手段,恢复部分重要传统节日的地位,必然会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

  新京报: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关系?

  刘魁立:虽说传统节日具有很强的历史稳定性,但无论它的内容还是形式,都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此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符号体系,有时候符号的意义比内容还重要。

  年轻人中可能信仰基督教的不算很多,但是对那位长白胡子、戴红帽子的老头,对圣诞树等符号感兴趣的人却不会少。年轻人会借助这个符号聚会,和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符号问题非常重要。可是我们对自己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关注很不够。春节放鞭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不可或缺。这个符号一下子被抽掉了,又没有别的办法来填补,结果往往是:你制定你的法律,我放我的鞭炮,彼此不相干,两方面都很尴尬。

  新京报:传统节日法定化是不是可以有助于化解这种二元结构?

  王焱:那应该是一部分,但不可能完全靠这个解决问题,可也不能连这个都没有。

  1949年以来,我们的一些节日特别政治化,如“五一”、“三八”和“十一”等,而反映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部分传统节日却放给民间了。这种选择有时候会面临一种困境:比如,八月十五应该是阖家团圆过中秋,但是国家没有这个节日,它有它的事情,这就可能会影响到民众过这个节日。这些节日应该逐步得到恢复。否则,只有政治节日,中国人就只是政治人,而不是文化人,长期下去就会缺少文化意识,而且缺乏必要的仪式和制度。

  现在讲以民为本,节假日设置也应考虑到民众的社会心理、民俗、历史文化传统等,不应该说老百姓要过的节,缺少法律的规定。国家确定法定节日,政治当然是一个重要的维度,但也不应将全部节日都泛政治化。

  新京报:传统节日法定化这个建议,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强烈冲击密不可分,这种关系能不能消解“你是谁,我是谁”这样的文化归属感困惑?

  王焱:我觉得这一点是一个虽然重要、但不是惟一的问题。文化归属感的确定,光凭一些民族节日是不可能的,但连这些传统节日也没有,那就更谈不到了。因为文化不光是一些虚无飘渺的价值理念,还包含一定的仪式、制度、文化象征等,节日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连这个都没有,很难说你已经确立了一个文化身份。

  文化认同助推国家认同

  新京报:这次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一行到内地来拜祭,先后拜谒了黄花岗、中山陵和中山衣冠冢。

  他们选择在清明节之前成行,有无特别含义?

  王焱:我觉得他们挑这个日子来访是考虑到清明节这个意义了。他自己已经定位了,就是说这是一个破冰之旅。首次不见得能具体解决多少问题,它具有象征意义,是一个开始,是一个起点。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接待来访团,比如举行一个祭祀仪式,因为毕竟都是中国人,对所有为了保卫民族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独立牺牲的人们有一个祭奠,就像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的那样。在这些节日里,强调民族文化归属的含义,是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

  新京报:能谈得具体一些吗?

  王焱: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一个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讲究慎终追远。中国人注重历史,注重文化,比如后一个朝代要为前一个朝代修史立传。

  中国文化本身重视历史为政治提供正当性。所以国民党选择这个日子,有历史文化的基础。

  严格说来,两岸分离的现状还是冷战的遗产。雅尔塔会议以后,包括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确定将台湾归还中国,但中国最终还是形成了两岸分离。现在冷战终结了,两岸的政治家也好,民众也好,应该有办法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一定的政治智慧,化解两岸紧张关系。

  刘魁立:文化认同也好、民族认同也好、国家认同也好,都有一个历史的维度。所谓国家认同,我理解,其中含有比较多的文化成分,不全然是纯粹政治的含义,同时当然也有历史传统的内涵。无论怎么说,我们中国的历史,不还是如常言所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吗?不还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吗?所有中华民族的儿女概莫能外,谁都不能重新杜撰一个历史,正像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谁也都不能割断自己同历史的联系。任何人都不可能自绝于自己民族的历史。

  人生下来之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的属性,就是民族性。没有一个人是世界公民,当他说自己是世界公民时,实际上仍然有一个根在那里,他承认不承认都是一样的。这个根的价值是一种民族性的,是文化认同的另外一种表示。在有华人的地方,无论传统节日是否成为法定假日,在每一个华人的心目中,在自己的时间制度里,它一直都是存在的,法定化与否并不妨碍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但是法定化更有利于加强文化认同。

  新京报:传统节日法定化后,对于世界华文圈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会不会起到一些作用?

  刘魁立:毫无疑义,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会有所促进。这里面有一个文化的共享问题。文化的共享问题是文化的本质属性。

  我们的领土被别人掠夺走了,我们能答应吗?不能答应。我们的石油被别人开采享用了,我们还能享用吗?

  不能。在物质的享用方面是很难共享的,但文化可以,而且并不因为共享了文化,文化就变得贫弱了;相反,文化共享能促进文化的再生,更加发挥文化的功能,使文化变得更丰富,影响力变得更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化的生命力的体现。

  建议国家领导人发表春节贺词

  新京报:对中国节假日体系的建设,你有什么具体建议?

  刘魁立:和周边国家相比,我们的假日是少的。有人认为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承载那么多节日,或许并非如此。适当考虑把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富有文化意义的传统节日纳入国家节假日体系,把“五一”和“十一”的假期适当分流给清明和中秋,我认为是可能的,也是可操作的。

  同时,我们还建议,是否可以考虑让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春节期间发表贺词,以增强全民同乐、融洽和谐的氛围,增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访谈动机

  近些年来,在我国,西方个别节日的兴起与部分传统节日的式微令人瞩目。基于此,今年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或者议案,要求传统节日法定化,借以复兴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很多人在愚弄与被愚弄中开心品尝着舶来文化;后天,也就是4月5日,是中国的清明节,慎终怀远的传承将激发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

  选择这样一个时间,进行这样一个采访,实属偶然;但读者的眼睛是检验我们的标尺,况且借助于《新京报》改版、“时事访谈”诞生的时机,天意与人心巧妙勾连,使得一切看上去顺理成章。在一丝忐忑中,我们带着问题上路,一番求索,几许不安:不知道是不是能给您以体悟……

  链接

  3月29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参访大陆,参访团将此次大陆之行定位为“缅怀之旅”、“经贸之旅”。

  今年两会,委员代表建议:“除夕”当天开始放假,将“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系。

  去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案建议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随即在全国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和呼应。

  2004年11月8日,美国纽约州州长签署法案,将中国农历新年初一定为全州的法定节日。

  截至目前,在近300个禁放城市中已有约1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上解禁。

  □本报时事访谈员 曹保印 陈宝成 北京报道

   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新浪 2005年04月03日02:5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民俗学会专家建议将黄金周挪到清明中秋
下一条: ·专家:民族传统节日属认同文化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
·[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雷伟平 宋军朋]三官信仰在马来西亚的谱系与文化认同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
·[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