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多维视野下的民间文化研究:“后钟敬文时代的中国民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于爱成   摄影/图:中文系办公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12-06 | 点击数:4772
 

 
 


  11月23日—24日,由中山大学中文系主办、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承办的“多维视野下的民间文化研究——后钟敬文时代的中国民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叶春生、周星、高丙中、朝戈金、何彬、安德明、杨利慧、陈益源、鹿忆鹿、福田亚细男、佐野贤治、小熊诚、金道荣等来自中日韩的近40多位著名民俗学家出席会议,并作精彩讲演。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探讨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奠基人和重要倡导者钟敬文先生去世之后,中国民俗学研究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格局和方略问题。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学者们畅所欲言,对民俗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富有成效地探索,同时也对众多民俗学个案进行的研究做了报告。

  中国民俗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不足是制约民俗学发展的瓶颈。围绕如何建构新的民俗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学者们进行了热烈讨论。

  日本学者首先介绍了日本民俗学发展状况与当前关注的问题。前日本民俗学会会长福田亚细男对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之后的日本民俗学转向进行了介绍;佐野贤治报告了2002年以来,日本民俗学科与学校教育、乡土教育的关系,以及学校与乡土社会的教育,指出乡土教育是智慧教育,而现代化教育只是知识教育,学校应与社区博物馆携手开展真正的综合性学习。同时他强调,民俗学应该是经世济民之学,民俗学者应以此为目标,增强使命感和危机意识,为社会进步提供服务。这实际上是柳田国男“一国民俗学”和钟敬文先生“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原点的回声,现在之所以听起来仍然振聋发聩,因为这仍然是未来民俗学发展的重要生命线。

  国内学者朝戈金研究员介绍了民间叙事文本研究状况,并介绍了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目前工作,认为他个人不喜欢民间文学的称谓,而愿意使用口头传统。高丙中教授在发言中,呼吁通过文体改变和理论创新,呈现在民俗志中被掩盖的民间被调查者主体。安德明博士提出家乡民俗学的研究视域,辨析了家乡研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也部分地回应了高丙中发言中提到的民间主体性问题。杨利慧博士论述了现实生活中神话的被创造和运用问题,借助表演理论、传统的发明和重建理论及民俗重构理论,提出神话重建的崭新课题。实际上也是对文化研究理论在民俗学研究中的借鉴。

  关于民俗学研究的方法,与会学者小熊诚、周星、鹿忆鹿、金道荣等,都应用比较民俗学的方法,对相关民俗事象进行了比较研究,拓展了民俗学研究空间。何彬介绍了日本民俗地图制作的历史和方法,对当前国内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富有启迪意义。陈岗龙则陈述了自己对于民俗志撰写的见解,对传统民俗志的写作模式提出质疑,认为民俗志不应仅仅是记录的民俗学,更应是解释的民俗学。

  此外,不少与会学者还选取了各自感兴趣的民俗个案,现场进行了生动的阐释和细微的剖析,像陈益源先生对一块石碑的考察,以及王晓葵等四位学者对丧葬现象的一组文章,都富有新意。

  毫无疑问,本次国际研讨会是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及韩国民俗学研究的一次盛会,与会专家力量齐整,基本上代表了东亚地区民俗学界的学术水平,会议的理论成果也将对未来中国民俗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的作用。 (于爱成)

  附:会议日程安排

  11月23日

  上午  8∶30 总会议开幕式

  分会议

  9∶00  主题讲演 主持 叶春生

  9:00 福田亚细男“柳田国男以后的日本民俗学”

  9:45 朝戈金 民间叙事的文本

  10:30 陈益源 关于一块台湾清代石碑的考察——论赖何《善讼的人的故事》的故事来源

  下午 参观 (参见总安排)

  11月24日

  上午

  第一组 主持人 陈勤建   讲评人 朝戈金 陈益源

  8∶30 高丙中   在民间见证主体

  9∶00 小熊诚    中日比较民俗学的可能性

  9∶30 佐野贤治  地域社会与民俗学———乡土研究与综合性学习的接点

  10∶00 休息

  10∶10 陈岗龙  蒙古民俗学的现代转型与民俗志写作的反思

  10∶40 陈勤建 民俗价值多元化与当代的选择

  11∶10 陈华文  区域民俗∶理论、存在和传承

  11∶ 40 何彬  小论民俗地图

  第二组 主持人 鹿忆鹿  讲评人 杨利慧 刘晓春

  8∶30 周星  阴宅的建筑礼仪

  9∶00 谢荔  关于死者灵魂的文化表象的探讨

  9∶30 志贺市子  广东海陆丰地区无主尸骨的祭祀活动

  10∶00 休息

  10∶10 王晓葵  唐山大地震死者的记录与祭祀

  10∶40 吴光正  八仙庆寿――斋谯仪式和祝寿仪式的文学再现

  11∶10 李世珍  台湾地区原住民妈祖信仰研究

  11: 40 杨宜静  台湾原住民岩雕田野考察

  下午 学术讨论

  第一组 主持人 小熊诚 讲评人 周星 陈岗龙

  15;00 杨利慧   丛自然语境到实际语境――田野作业原则的一个变化

  15:30 庄美芳  牛化生神话-从中国南方氐羌族群谈起

  16;00 金道荣  18世纪朝鲜时代所表现的中国八仙

  16:30 休息

  16;40 陈婉菁  从「远国异人」视角探析《山海经》之死生思维

  17;10 黄昭敏 台湾原住民神话之地底世界观

  17:40 鹿忆鹿  民间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从虎外婆到虎姑婆

  第二组 主持人 陈勤建 讲评人 高丙中 陈华文

  渡边欣雄 (书面发言,另在中大21日有专题报告)

  中国的风水民俗——浙江省墓地风水实例研究

  15:00 安德明 家乡民俗学的几个问题

  15:30宣丙善 汉代中原地区三足乌神话及其地域差异

  16:00薛    新疆兵地民俗文化交融

  16:30 休息

  16:40黄敏辉 区域性视野下的村镇寺庙信仰

  17:10蒋明智 千年盛典龙母诞

  17:40刘晓春 民族志危机与格尔兹深描实践

※                                         

·“多维视野下的民间文化研究——后钟敬文时代的中国民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照片·

       


11月23日叶春生教授致辞



11月23日会场全景



11月23日前日本民俗学会会长福田亚细男教授发言



11月24日第一分会场



11月24日第二分会场与会者合影(前排左起:朝戈金教授、小熊诚教授、陈益源教授)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文学院网 2004-11-2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稻作与祭仪:第二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目录、后记
下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讨会在京召开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萧放]钟敬文人民文化观及其学术实践·[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