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坡芽歌书》考察实录
  作者:王明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30 | 点击数:6884
 

 
 
81个物象符号

 歌手们为考察组解读《坡芽歌书》 

 

  一块长1米、宽0.5米的白色旧棉布,81个红色物象符号,记录了壮族先辈世代传承的一部部经典情歌曲目。云南富宁县剥隘镇的坡芽村里,沉闷的牛角号再次响起,百年传唱的神秘文字——《坡芽歌书》终于浮现在世人面前。

 传媒力量引发文化共鸣

  2006年7月18日,作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宗委古籍办的编辑,我正在城郊组织群众拍摄壮族传统文化的电视纪录片。这时,古籍办主任金洪通知我说,他接到云南民族博物馆的电话,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黄建明教授,在电视里看到了关于文山发现壮族古老文字的报道,准备亲临文山考察,州民宗委派我专程陪同。

  这些神秘的古老文字是在当年3月份被发现的,那时我们正在坡芽村拍摄反映壮族传统文化的电视纪录片《丽哉勐僚》。歌书的发现立即被随行采访的富宁县电视台所报道,并将这则新闻转送到文山州电视台播出,随后云南电视台等媒体也相继报道。在如今大众传媒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被人们日益关注时,《坡芽歌书》的发现被如此快捷而广泛地传播出去,也不足为奇了。

搜救古籍,无畏瘴疠

  7月28日上午,普卫华副馆长亲自驾车,把黄建明教授和他的助手鹿燕女士拉到我家。在考察出发前,我准备把剥隘地区的恶劣环境向他们讲述一下,希望他们有所心理准备。话还没讲出口,彝家汉子——黄教授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和顾虑,笑着说:“走!车上讲。”

  驱车前往富宁县剥隘镇,必须在喀斯特地貌的石峰峻岭间穿行。在车上,我向他们解释当地民间流传的谚语“十个下剥隘,九个回不来”的含义。剥隘镇与广西的百色地区接壤,由于海拔低,早期是气候恶劣的瘴疠区。明朝初年,剥隘便立埠兴商,成为了商贾云集的重镇,而外地人到剥隘做生意,很容易在途中感染疟疾而被夺去生命,这两则谚语就是对当地恶劣环境的形象表述。然而,为了搜救古籍,获得考察的第一手资料,我们依旧向着目标前行。

悬崖山道,险象环生

  7月29日中午11时,富宁县委宣传部派黎盛根同志带我们到了剥隘镇。虽然当天是晴天,但去往坡芽村的道路却由于前些天雨后塌方还未修通,镇文化站李站长已提前通知歌书传承者侬丽英、侬凤妹两位歌手赶到剥隘镇,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午的剥隘,气候闷热,大家在屋内,汗水依旧顺着脸颊、后背直淌。歌手们为考察组的人解读着《坡芽歌书》,黄教授、普馆长更加意识到这些物象符号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决定不管路途多艰难,一定要进村考察。

  下午14时,我们一行8人,乘两辆三轮摩托车向剥隘镇南面的大山爬行。我们从海拔数十米的剥隘河谷向坡芽村出发,要攀越海拔564米的平高山和700米高的毛妈山。山路崎岖,坡陡路窄,车爬不上的路段,跨溪涉水的地方,我们都要下车步行。

  15时20分,我们行驶在大山悬崖间,车忽左忽右地颠簸摇晃着,由于车的雨篷遮住视线,让我们看不见车旁的悬崖峭壁。“下……下车!”我乘坐的车突然停住了,驾驶员颤抖地叫我们下车。我从驾驶员的肩膀往前看去,离我们10米处,黄教授乘坐的三轮车的左轮即将悬空在崖顶,右轮紧擦着塌方的石块一寸一寸地往前滚。若不是右轮上面坐着的两位歌手牢牢把住车轮,小车很可能翻滚坠落到百米深的崖脚下。3分钟过后,是什么力量将车推过悬崖?我想应该是坚强的信念吧。

深山古寨藏瑰宝

  15时50分,我们终于到了坡芽村。这里生活着55户壮族人家,橘黄色的土墙,被火烟熏黑的砖瓦,在一片竹木林里若隐若现。光亮的石板村道,盘升的百年古树,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原始村落。

  在村寨中间,6棵大方柱架起一间古老的瓦顶公房,在屋檐下悬挂着数百块野猪下颌骨,展示着村里曾经丰硕的狩猎成果。今年53岁的侬加业,是该村最后一位猎人。我偶然发现房梁下有一支水牛角号,便想叫他吹响,他笑着摇摇头,当我扛着摄像机对准他,再次示意让他吹时,沉闷的牛角号响起,寂静的村落顿时沸腾。原来坡芽村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的社会形态:吹响牛角号,村民们会自觉地汇聚到公房里来平分猎获的食物。今天牛角号的响起,不但是欢迎远方的客人,还将唤醒沉睡百年的《坡芽歌书》。

  16点20分,我们终于在侬丽英家看到了歌书,这块画有红色符号的土布,对当地歌手而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意,因为所画的歌名符号他们都知道。但这些在黄教授眼里,却是最新发现、还不被世人认识的珍贵古籍。

  白布上画有月、星、树、稻叶、犁、斧、禽、马、人、衣、手、口、房屋、鸟笼等81个物象符号。壮族用汉语称之为“歌书”,用壮语则称之为“布瓦吩”。壮语“布”意为一张、一页或一面;“瓦”意为绘画、花、歌;“吩”专指唱歌。歌书中81个物象符号就是81首古歌的歌名,那些歌曲都是世代传承的爱情长诗,也是壮家男女情歌对唱的经典教科书。

  我们请歌手讲解每个符号的壮语含意,并演唱每个符号所对应的歌曲。物象“月”,壮语称之“海”,“海”是一首古歌的歌名,歌词大意:“月亮爬出来了,请妹下楼去玩月亮……”物象“衣”的壮语称“识”,这首歌的大意为:“哥啊!你的话语躲躲闪闪,我手卷衣角上上下下,我的衣服已卷糟……”

  考察组边听边讨论:这81个符号,是用来记录和传达语言而书写的符号,是直接提示诗歌的物象,应属于表形文字。《坡芽歌书》是否可以称为壮族继世承传的图画文字?或称象形文字?还待研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坡芽歌书》集赋、比、兴于一身,歌词精炼,朗朗上口,既有山歌特色,又有诗体的韵味,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年8月29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古籍拾贝
   相关链接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任晓波 刘刚]文山壮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调查研究·[黄文富]传统的延续与变异:多维视角下“壮族三月三”之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
·[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何厚棚]论布洛陀神话的当代价值·[金乾伟 杨树喆]壮族农事歌谣的生态寓意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王宪昭]论《布洛陀》神话母题的叙事结构与表达技巧·[廖方容]壮族师公戏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李斯颖]壮族蚂虫另节仪式起源神话的探析·[许晓明]琴瑟歌舞祈年丰:壮族布岱支系“陇峒节”
· 陆晓芹:《“吟诗”与“暖”——广西德靖一带壮族聚会对歌习俗的民族志考察》·[梁昭]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
·[李斯颖]壮族“麽咟宿”仪式中的史诗演述及其文化辨析·[聂强 孙正国]论壮族师公面具的叙事途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