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吴伟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15 | 点击数:7287
 

      在广西,壮、汉、瑶、苗、侗、水、仫佬、仡佬、彝、毛南、回、京等12个世居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市场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向前发展,昔日相对与世隔绝的民族地区正面临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民族文化上的碰撞和融合非常激烈,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无形文化遗产,包括民族民间语言和艺术、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民族民间风俗礼仪、节庆等方面)正以近乎崩溃的速度面临着消亡的严重危机。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国家和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大量采集、收购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这又进一步造成了文化资源的严重流失。可以说,广西的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在这方面,自治区的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展了很多工作来抢救、保护和传承当地民族文化,但就整体和效果而言,还需要更全面的规划和长远的考虑,特别是要从根本上探讨和解决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的问题。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及实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前者被清晰地界定为拥有一定藏品的静态的特定建筑,在将一定的文化遗产搬移到其中的同时,这些遗产也远离了它们的所有者及其所处的环境,显得支离破碎。而后者作为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产物,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之上,即文化遗产应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和环境中。
      生态博物馆概念理论经典的解释是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即“生态博物馆是由所在地人民和公共权利机构共同设想、共同修建、共同经营管理的一种工具。”其主要功能是:(一)用于所在地居民立足现在、借鉴过去、掌握未来以及向参观者充分展示自身文化艺术,弘扬文化多元主义和人权价值观;(二)“实验室”作用,为外界了解和研究当地居民的过去和现在服务;(三)“资源保护中心”,用以保存自然和人的文化遗存。“是人类和自然的一种表现”、“是时间的一种表现”、“是对特殊空间的一种解释”则是它之所以称为生态博物馆的要害。生态博物馆的表现形式是时间和空间、静态和动态的有机结合,该表现形式及内容又依托于人为的原生环境。
      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将是对特有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般为弱势文化)进行整体保护及保存的社区,主要为社区居民追溯历史,掌握和创造未来发展服务的特殊的博物馆形式。与中国的生态博物馆不同的是,西方生态博物馆所在的社区生存不是问题,探索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谋求物质和精神文明及生态文化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发展,才是它们关注的问题。以贵州的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生存条件、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的程度远远落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即使在贵州省也属于扶贫对象,所以在中国的生态博物馆里,保护、传承文化的同时,他们更需要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该区特有的文化,使其文化持续发展的同时,在经济生活上对社区居民有所改善。
      从1998年起,广西文化厅开始进行博物馆建设多种模式的探讨和实践。2003年12月3日,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于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瑶族生态博物馆,同时也是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进人正式的实施阶段。怀里村白裤瑶由于历史、传统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仍保存、延续着极为独特、完整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染织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铜鼓文化、丧葬文化、建筑文化均与众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此选点的白裤瑶文化体现了广西民族文化中处于封闭、偏僻自然地理环境下独立、缓慢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而这样的例子在广西并不少见,因为只有在相对偏僻的环境中,少数民族的文化才更有可能免受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与影响,才更有可能保存着古老原始的民族文化,而与之相伴的则是当地经济建设的相对落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对低下,在这种环境下的民族文化相对来说也是较为脆弱的,在这样的条件与背景下建设民族生态博物馆,探索在落后地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此选点得到生态博物馆理论引进中国第一人苏东海先生的高度肯定。生态博物馆由展示中心与怀里蛮将、化图、化桥三个自然屯的原状保护两部分组成。展示中心占地3亩,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总投资达到180万元,2004年11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2005年6月初,参加贵阳生态博物馆国际会议的二十多位国内外专家到南丹进行参观访问,专家们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给予高度的评价,同时对白裤瑶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表达了强烈的关注。目前中国民族博物馆已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定为其研究工作站。
      2004年底广西文化厅重点建设已建成开放的三江侗族博物馆,投人资金将博物馆的陈列重新设置(开放《三江侗族文化展》),以位于县城的三江侗族博物馆作为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的展示中心与资料收集中心,同时采取“馆村结合”、“馆村互动”的方式,将三江境内苗江15公里流域范围内的高定、独洞、座龙、岂团等村寨列人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内有风雨桥13座,鼓楼26座,在这范围内侗族传统的建筑文化底蕴丰厚,织锦文化典雅大方,“月也”等节日风情淳朴浓郁,“款制”等制度文化依稀可见。三江侗族处于中国南部侗族文化圈范围内,侗族文化具有较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现代化的冲击也在慢慢影响着侗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变迁也在缓慢地进行着,侗族人民对外来文化有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具有开发旅游的强烈愿望,同时苗江流域具有开发旅游的巨大潜力,在此地开发旅游必不可免,建立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是在开发旅游的背景下引导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的典型实践。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展示中心与保护范围异地的模式,保护范围大,管理模式新颖,是目前国内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独有类型,是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组对生态博物馆理论在中国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三江模式”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建设具有代表性的能充分反映壮族历史与文化的壮族生态博物馆是课题组所重点考虑的。在靖西县旧州街,壮族刺绣、织锦、土司遗存、民居建筑、山歌艺术、壮剧、木雕、节日等民族文化保存的丰富性、完整性使之成为壮族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旧州充分体现了壮族在历史上对各种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特点,是研究壮族文化变迁的一个典型地点。同时当地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这是一处与南丹白裤瑶及三江侗族情况完全不同的选址。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占地2亩,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2004年3月奠基,2005年8月建成对外开放。靖西是壮族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壮族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旧州街,旅游市场已初步形成,当地壮族人民对壮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在逐步恢复业已消失的传统文化,体现着壮族人民在现代化冲击下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在旧州建立壮族生态博物馆,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增加文化因素,提升旅游品位,意义重大而深远。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特色在于专业性的指导贯穿始终。组建了一个由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和地方史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小组,承担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几个试点地的实地调查、专题研究和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生态博物馆实施过程中突出课题小组的专家指导作用,保证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科学性、专业性。
      各级政府达成共识,尊重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基本原则,明确“一个鲜活的文化整体”是试点项目选择的基本标准,强调有一定的民族代表性、特性鲜明、现存自然与文化生态现状保护良好、有一定的历史沉淀和历史文化遗存等,是建设一个生态博物馆所必需的要素。在项目启动前做仔细的宣传与动员工作,使试点项目所在地的市、县、乡和村四级组织与自治区文化厅在项目建设意义、目标、选点、管理机制和投资组合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形成共识并落实,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试点所在地的市、县、乡政府主管部门有专人负责,协调好涉及部门的各种关系,层层落实,齐心协力办好生态博物馆。
      将正在建设的广西民族博物馆与未来在全区陆续建设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结成“联合体”,共同承担起政府实施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与展示任务。建成后的各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互动与延伸关系:以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站的形式,使各生态博物馆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在各个民族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研究、搜集文化遗存和扩大研究成果利用的基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两者间编织信息网络和可视界面,使各生态博物馆借助广西民族博物馆这更宽阔的平台,延伸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不受地域与时空局限而扩大受众面;以行政调控为两者建立起全方位的资源平台,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率。这种科学家和村民紧密结合的形式被中国博物馆理论专家、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委员苏东海教授称为“真正把生态博物馆向专业化、博物馆化方向提升的努力,还是广西创造的生态博物馆广西模式,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的第二代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生态博物馆真正向专业化、博物馆化方向提升,能较快发展为第二代生态博物馆。
      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的新形式。如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充分地利用原有的位于县城的三江侗族博物馆完善的馆舍,以此为生态博物馆的展示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另划以长达15公里、包括9个侗族村寨的苗江上游流域为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在管理形式上采取“馆村结合,馆村互动”的模式,保护范围大,管理模式新颖,是目前国内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独有类型。
      生态博物馆不仅是一种文化保护机构,它也是一种博物馆。如果它仅仅是村民的一种文化自治行为,就够不上是一座生态博物馆。广西的生态博物馆在继承贵州生态博物馆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生态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展示传播水平。广西建立的三座生态博物馆都同时建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三座科研基地。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家介人到生态博物馆里来,以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视野对这个文化活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其结果不仅直接提升了村民对自己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认识和保护的自觉性,而且在实践上培养出村民自己的科学家。这种结合对科学家、对村民都是有益的。对于巩固生态博物馆的存在和提升其保护水平也是必要的。中国第二代生态博物馆也强化了它的文化的展示传播功能。广西把贵州的资料信息中心改称为展览中心,以强调其展示意义。事实上越是能为外界所欣赏的文化越有生命力。外界的赞叹是激励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广西三座生态博物馆的展览中心的陈列,已经相当专业化、博物馆化了。他们的无形文化遗产在外来的强势文化面前,本来是脆弱的,但如果他们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提到了科学的高度,情感上达到了珍惜的程度,他们的无形文化遗产就变得坚固了。他们的表演和展示就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一种自豪。对自己文化有了科学的认识,就有了自觉传承的基础。这时他们才真正成了自己文化的主人。
      广西白裤瑶、侗族、壮族三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相继建成,是我们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弱化、消亡严峻局面的积极探索,是在广西民族文化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情况下建设“民族文物大省”以改变局面的具体行动,这一实践在客观上对促进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产生独特作用。
       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我们寻求更多、更有效的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途径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初衷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保护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从实践的效果看,它确实为保护和保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个新的途径,保护了农业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即不是将物化的文化载体搬到传统的博物馆里面,而是将其保留在文化的原生地,从而妥善地处理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鱼儿离不开水”关系的问题,使民族文化更深深地根植于肥沃的生活土壤之中而得以生机勃勃地发展与延续。
      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专家学者深人了解、研究和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活态的基地。三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以建成为白裤瑶、侗族、壮族资料信息中心与研究中心为目标,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生态博物馆这种形式得以保护、展示,受到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家、民俗学家等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热烈欢迎,一批批有份量有深度  的研究成果将陆续出现;生态博物馆同时还将成为各人文学科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一批批人文研究人才将在这里得到锻炼和成长;生态博物馆也必将促进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扩大广西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上产生更大的作用。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所发生的作用已初步显  示出来。三个试点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给当地政府与文化部门在如何更好地、主动地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并使其在民族地区经济逐步协调发展方面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如南丹县人民政府提出“一黑一白”的发展战略,以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建设为契机,调整项目、整合资源,以投资  2500万元的县乡公路、150万元的乡村公路和60万元的饮水工程,以及将改造400多户村民用厕的国际援助项目为工作重点,全力解决白裤瑶民族同胞盼望了近60年的交通、饮水等一系列重大生存与发展障碍问题。为当地的旅游增添了一朵“奇葩”,在文化旅游中独具吸引力。由此而在落后、贫困地区兴起专题化的旅游经济活动,对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文化素质,以及提高村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等方面,都充分地显示着生态博物馆以其科学的保护与传承理念引导着相对贫困的农村在寻求更理想的脱贫致富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独特作用。这项试点所带来的效益与影响已经超越了文化保护的范围。
      生态博物馆的新观念顺应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全球性历史潮流,也注重了全球化和商业化社会中文化的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全世界在关注这一课题不断拓展的实践。2004年在北京召开了有欧洲几个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官员参加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情况介绍会,到会外国使节都很支持和赞赏生态博物馆在中国贵州及广西的实践。2005年6月,在贵州省召开的生态博物馆国际研讨会,不仅在编印向会议提供的大型画册《中国生态博物馆》一书中编人了广西已建成的南丹及三江生态博物馆,而且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也是会议的重点考察参观点,中央及全国各地的媒体也大量报道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情况。2006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的广西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获得通过。
     “十一五”期间广西拟建设的民族生态博物馆项目包括:
      1.桂东贺州市莲塘镇客家围屋生态博物馆
      在莲塘镇,目前有三处保存非常完整的客家围屋,在贺州当地及广东均享有盛名。客家围屋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的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展示客家人的人文历史方面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百科全书,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在莲塘建设客家围屋生态博物馆,不仅对研究客家文化在广西的变迁过程提供活标本,还能在保护的同时为旅游发展服务,两者相得益彰。
      2.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生态博物馆
      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大苗山”闻名遐尔,苗族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深厚:芦笙坡会、百鸟衣、斗马、“埋岩”、吊脚楼、“坐妹”、打油茶、酸鱼等民族文化表象绚丽多彩。以元宝山、摩天岭、贝江为代表的自然风光神秘悠远、美丽壮观。安太乡元宝山下的下桑、元宝、培秀等苗族村寨融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为一体,是建立苗族生态博物馆的理想选择地。
      3.桂北灵川县灵田乡长岗岭村汉族生态博物馆
      灵川县灵田乡长岗岭古城堡原叫瑶山岭,莫、陈、刘三姓汉族于明朝初年迁人,建村历史已达600多年。由于地处“湘桂古商道”上的关键位置,历史上经济繁荣,有“小南京”称号。在这里,汉族古建筑保存基本完好,科举文化丰厚,中原汉族文化遗存丰富,是桂北汉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长岗岭村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集科研考察和传统学术研究价值于一身,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资源价值。在这里建设汉族生态博物馆,借此展开汉族(中原)文化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变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术意义。此外,灵川与桂林交通方便,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对“大桂林旅游圈”中不同旅游类型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4.桂南东兴京族三岛生态博物馆
      京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兴市北部湾的万尾、巫头、山心(称为“京族三岛”)一带。京族是跨境民族,在越南叫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语言与越语相同,风俗与越族也是大同小异,“唱哈节”是京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京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保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如节日文化、服饰文化、独弦琴文化、婚恋文化、渔猎文化、干栏式建筑文化等)。京族与越南靠近北部湾的越族也有较为密切的交往,因此京族文化兼具民族文化、边关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建立京族生态博物馆,以更好地收集、研究、展示京族文化,为研究跨境民族的文化变迁,推动中越民族文化研究的合作,增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5.桂北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
      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的龙脊梯田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面积66平方公里,有“梯田世界之冠”美誉。龙脊的主要居民是壮族,服饰独特,风情独具,有古朴优美的壮族山歌与师公舞、打扁担舞,传统的干栏建筑特点尤为鲜明。在龙脊建设壮族生态博物馆,探索在旅游发展中如何做好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当地旅游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在风景名胜区增加文化品位,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同时也为壮族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冲击中的恢复与变迁进行学术上的深人研究,意义深远。
      6.桂西那坡达文黑衣壮生态博物馆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自称为“敏”(亦称“布壮”),总人口5万多人。黑衣壮以黑为美,以黑色作为穿着和支系的标记。在那坡县龙合乡共合村达文屯,黑衣壮保持着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黑衣壮居民仍继承沿袭其古老的民族文化,是研究黑衣壮的理想之地。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与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最终建成,将构成广西壮族生态博物馆和壮族文化研究的完整基地网络,形成富有特色的壮族文化保护区域。
      7.桂中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生态博物馆
      金秀是广西的瑶族自治县之一,居有盘瑶、花蓝瑶、坳瑶、茶山瑶、山子瑶等五个支系,共5万多人,瑶族文化丰富多彩。费孝通先生认为金秀具有成为中国瑶族研究中心的优越条件,提出“世界研究瑶族在中国,中国研究瑶族在金秀”。而已建成近十年的金秀瑶族博物馆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瑶族的重要场所。金秀瑶族生态博物馆以六巷乡门头村(花蓝瑶)、古陈村(坳瑶)及金秀镇六段村(茶山瑶)等地为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瑶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将其建设成为中国研究瑶族的资料收集中心,在瑶族文化研究中发挥基地作用。
      以上拟建设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具备了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建设也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统一标准的建设模式,在遵循生态博物馆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前提下,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做法,探索出更多贴近实际并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模式;努力于“十一五”末顺利实现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1+10工程”目标,构筑起独具广西特色的生态博物馆群。
      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难度在于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博物馆的选点是一个最基本的工作,要充分考虑建馆的各方面因素,如地方、民族特色突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等因素。南丹白裤瑶族生态博物馆在民族文化、风情方面有砍牛、打铜鼓、细话歌、树汁染、岩洞葬、谷仓、刺绣等内容,自然风光有地下暗河、小天坑、峡谷、温泉等,靖西生态博物馆有绣球、壮锦、木偶戏、农民画,周边有鹅泉、二郎壮寨、爱布瀑布、古龙漂流。丰富的内容有利于品牌的树立,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
      政策法规条例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有必要的作用。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曾探讨过以人大通过保护条例的方式来保护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的文化遗产,这是一个需要坚持的工作。村规民约容易制定,但要做好相关的发动和宣传。开办培训班是一个好的方法,向村民灌输管理及经营的意识,互动达成目标一致的共识。
      选择国内在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些点,如贵州、云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深人到当地做细致的考察,基于我们的课题需要,做针对性的比较研究。我们的"1+10”规划保证了我们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在业务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形成了持续性的业务指导,在行政管理上来讲,从文化主管部门到乡村的做法这些都是我们的特色。外地的经验值得学习,国内的生态博物馆之间应该建立起一个常设的协会性的机构,加强沟通和联系,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村民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获得利益将会激发他们在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利益不但是在生态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带来的道路、饮水、公共设施等方面改善,构成村寨整体的农户也要从中获得好处,如果多数农户的收益有所提高,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将会变得顺利。我们可以借鉴一些跟生态博物馆相关的村寨及其发展模式,在这一领域内,有很多的运营模式还是很成功的,它们有些虽然不叫生态博物馆,但是运营模式是可以互相借鉴的。比如广西三江县的丹洲、龙胜县的龙脊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地方从一开始就强调村民的自主,开发旅游,使村民获利,自然环境和文化内容因为是吸引游客的卖点而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无形中跟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有殊途同归的道理。
      生态博物馆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实践中应该鼓励这方面的探索。广西目前的三座生态博物馆在组织形式上基本相同,即是在业务上由自治区文化厅进行组织和帮助,当地的文化部门负责行政管理,民族博物馆起到联系、指导的作用。在这里,主体是政府。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广西的生态博物馆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和影响,其先进的理念深入人心,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融水苗族生态博物馆和京族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已经分别引起两家公司的兴趣并进人实质性的合作意向谈判,融水的计划是将生态博物馆的保护范围小桑村按照旅游景点的要求开发,将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保护理念贯彻在旅游的内容和管理方式中,公司、生态博物馆、村寨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公司共同管理。京族生态博物馆的保护范围万尾村原有一个集民族文化展示、客房、餐厅一体的旅游设施,名为小龙庄。生态博物馆可与之联合,利用原有的设施进行改造,使之符合生态博物馆的展示、收藏、研究、保护等功能。这些基于商业因素的萌芽是一定的社会发展的结果。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和建设要考虑社会发展的因素,合理利用社会的有益资源,探讨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新途径和新形式。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十一五”规划,几乎囊括了广西具有特色文化的各个民族,无论是在民族性、地域性方面,还是在建设模式上,都将各具特点和亮点。有贵州省的丰富经验作为借鉴,有广西“本土化”的三个试点项目工作实践的指导,更有日益关注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事业发展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和各个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有各级政府、各个民族同胞与社会有识之士的大力参与,广西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将有着美好的前景。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信息中心:2008-8-1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拓荒研究
下一条: ·内蒙古巴林右旗被命名为“格斯尔文化之乡”
   相关链接
·[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李滢钰]性别视角下的广西瑶族服饰传承发展研究
·[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韦亮亮]广西上林县韦厥传说研究
·[韦布花 张多 蒲睿熙 张子瞻 张顺民]乡村振兴背景下媒介助力民族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戴羽晗]乡村振兴下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再生产研究
·[柴颖]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胡琳]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的文化阐释
·[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载体保护开发路径研究·[李琳 杨眉佳 邵齐齐]多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的靖州飞山信仰调查与研究
·[郭永平]地域景观、民族文化与辽西蒙古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周星]“空间民俗学”的新境地——徐赣丽教授新著小序·王宪昭:在古老神话中解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从最“土”的学问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王丹]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仙妻”形象研究
·[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韦柳相]广西百朋镇酒壶山传说价值论述
·[罗妹梅]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研究·[黄桂秋]广西宾阳传统陶瓷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