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傣族园:傣族竹楼保护之争
  作者:本报记者 王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7-18 | 点击数:6092
 

 

近年来,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越来越少了。 (资料图片) 


  编者按:“公司+农户”的形式运作曾经让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园受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要求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与负责管理傣族园的开发公司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这是一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之争还是一场利益之争?二者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8月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即将实施,能否化解傣族园的困境,还需拭目以待。


  1999年,以“公司+农户”的形式运作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罕镇(橄榄坝)傣族园开门迎客。傣族园由曼将、曼龙、曼乍、曼嘎、曼听5个自然村寨组成,预计总投资1.5亿元,分三期完成。傣族园建立后,短短几年间,它已成为与勐仑植物园、野象谷相提并论的西双版纳三大旅游景点之一。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傣族园的精华在于傣家竹楼,这里拥有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傣家竹楼。傣家竹楼俗称高脚房屋,又称“干栏”或“干阑”。据史料记载:傣家竹楼产生于7000多年前百越族群的干栏式建筑,曾风靡华夏大地,后来却逐渐消失。现在全世界唯一存在并保存完好的竹楼只有在西双版纳才能找到。

  “异化建筑”让人心痛

  日前,记者收到一篇来自傣族园公司的来稿,题为《傣族园的竹楼在被蚕食》。作者对傣族园内傣家竹楼被“异化建筑”所取代的现象痛心疾首,呼吁保护傣族传统建筑文化:目前,傣族园共有住户333户、1586人,截止到2008年5月31日,景区异化建筑面积达到2.02万平米,接近全园总面积的1/4,“这个数字还在急剧攀升”,目前仍有很多村民计划建盖“洋楼”。

  “自1999年傣族园作为旅游景区开发后,村民的家庭收入不断增多。他们靠工资、租金、傣家乐、橡胶、其它生意等,人均年收入由1998年的3500元增至现在的8000余元。生活的富足让他们有了改善、提高生活质量的想法,他们喜欢洋车洋房、高档电器家具,于是开始慢慢更新换代,淘汰掉不适应潮流的‘旧东西’。”

  作者表示,对于这些异化建筑,傣族园作为一个企业实属无奈,“它没有任何执法权,也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可供执行”。而他们担心,傣族园从此将失去自己的特色,被游客抛弃,这种现象在西双版纳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过去,西双版纳州州府景洪市有个城中村,名叫曼景兰,是一个典型的傣族自然村寨,房屋建筑为干栏式竹楼,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然而,当地村民富裕之后,纷纷拆掉老的竹楼,盖上了现代化的新建筑。多年后,许多寻梦的游客再次踏入曼景兰时,被眼前的异化建筑吓了一跳,无不捶胸顿足,从此曼景兰的旅游一落千丈。”

  据了解,傣族园成立之初,公司与村民、当地政府之间签订的三方协议规定,园内村民必须要保持傣族竹楼的原状。此后,傣族园出台了《傣族园景区干栏式建筑保护与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要求:傣族园内建盖的房屋必须是傣族传统干栏建筑,木框架、瓦屋面(傣式泥制瓦)结构,其中厨房、卫生间可用砖混结构,但厨房第二层必须是木瓦结构。为此,傣族园对村民实施奖励措施:对新建、改建、扩建后符合条件的,每户给予4000元的奖励。2004至2007年,傣族园公司共表彰了97户,补助金额达39.2万元。为了与村民沟通,傣族园还成立了民族事务部,长期深入村寨,向农户宣传保护竹楼的重要性。

  文化意识分歧还是利益冲突?

  在傣族园的来稿中,“异化建筑”是一个频繁出现的概念。记者就此询问了来稿作者之一赵丽,她表示,根据傣族园的规定,凡是“非竹楼建筑”就是“异化建筑”,包括汉式建筑、洋楼和保持傣族建筑外观的砖混结构。按照这一定义,园内第一栋异化建筑出现在2001年,此后这一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对“异化建筑”,村民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个村民接受云南大学研究生郑苹的调研时说:“现在不同于以前了,以前盖房子可以去山上砍树,现在政府不准砍,我们只有去买,可现在的木料太贵了,一个竹楼盖下来要用五六万元,而且木料容易被虫蛀,易漏雨,10年就要修一次,太费钱了。盖砖房顶多两三万元就可以了,还结实。”

  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章立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村民的做法无可厚非”。老式竹楼用木头做立柱,支撑力有限,房子不可能建得很大,一般是10至20平米,没有独立分隔的卧室,一家七八口人席地而睡,私密性很差,这对年轻人来说很难接受。

  一位曾在傣族园工作多年、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员工指出,“异化建筑”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傣族竹楼的标准。历史上竹楼也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第一代为茅草竹子结构,第二代为木制结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双版纳推广的主要是保持傣族建筑外观的砖混结构,“让傣族园内的农户永远住在竹楼中的想法是不可行的”。

  但云南师范大学发展中心的李伟认为,傣族园公司建立之初与农户签订了契约关系,农户应当遵从管理,因为他们在旅游中获得了收益,理当让度一部分利益来保证旅游的可持续性。“傣族园是一个出售旅游产品的公司,进入市场后就必须接受市场逻辑,有统一的管理模式,统一的形象和一定标识的产品。傣族竹楼是傣族园的核心产品,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貌。”但他认为,这不是一个文化保护问题,而是傣族园管理的问题。

  面对越来越多的“异化建筑”,公司对农户盖房做了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傣族园内建盖非传统干栏式异化建筑和设施,已建盖的必须限期拆除。” 这一规定更让农户十分不满,“我们祖祖辈辈就在这里生活,公司凭什么管我们盖什么样的房子?”

  “在文化保护的背后,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傣族园把寨子圈起来做公园的运营模式面临挑战,公园内的村民一旦要求变化,公司应当如何应对。”傣族园老员工认为。

  1999年,当地政府引进公司管理傣族园,被视为一大创举。傣族园公司将“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解释为:村民提供村寨资源,以其世代所居的干栏式竹楼建筑群落、自然生态环境、田园风光以及古老的佛教文化、长期生活劳作中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景区的主背景,公司投资改造景区基础设施、接待环境,统一策划、包装、宣传,二者共同参与,走向市场,互利互惠,走旅游致富之路。

  但在现实情况中,农户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心中存在怨气和不平衡。曾于2004年在傣族园做田野调研的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罗平认为,工作的分化,权力的一边倒,资源提供与收益失衡使得公司与农户的关系无法亲密,二者如同油浮于水,是导致公司与农户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

  傣族园表示,他们为数百个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但根据罗平的调查,因为岗位有限,仅公司租用了其土地的农户有上班的优先权。而在就业的农户中,大部分农户主要从事清洁、园艺、泼水和民族文化表演等收入较低、工作较累的工作,仅1/5的村民做导游和保安等相对轻闲的工作。而在公司的管理决策层中没有一个傣族村民。傣族园老员工认为,目前傣族园的运营模式和收益分配是门票收入100%归公司,农户得不到任何实质的收益,如果这种收益分配方式不改革,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矛盾就不可能调和。

  傣族园的未来走向

  傣族园公司表示,他们希望获得有关部门扶持:1、出台一部关于保护干栏式建筑的条例;2、执行部门坚决执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3、资金支持,用于拆除园内异化建筑和奖励农户;4、在傣族园外规划一块土地,实现村民的家外家。

  据悉,云南省已经批准通过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传统民族建筑保护条例》,并于8月1日实施。傣族园公司对此十分支持,“如果保护资金到位,我们可以增加对农户的补偿,现在是4000元,将来也许能够增加到两万元。我们还可以拆除一部分异化建筑。”赵丽说。

  但多数人对这个条例依然持悲观的态度。西双版纳州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李锟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条例》是针对西双版纳所有干栏式民居建筑制定的,一般村寨民居仅要求他们保持传统的傣家竹楼造型,对用材没有限制。傣族园是一个特殊的区域,还需当地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但他建议,可以用一种变通的办法来解决傣族园的建筑异化问题,即允许村民在保持干栏式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建盖钢筋混凝土或者砖混结构的房屋,再包裹木质材料,兼顾双方的需求。

  章立明也建议,傣族园可以更多地在旅游内容上下功夫,让游客在活动中更好地体验民族风情,而不仅仅局限于傣族的竹楼或者傣族的筒裙服装。“公司在村民面前,还是一个强势群体,如果想要村民自己提高觉悟主动调适,是不太可能的。公司应主动解决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形成多赢的局面。”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7-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民族语言和民族口头传承文学抢救保护工程的重要性
下一条: ·[冯骥才]羌去何处?
   相关链接
·[邱旻颐]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刘兰兰]傣族创世神话:两种宇宙观的融汇
·[刘朦 马兿嘉]从生到死:布朗族、傣族人生仪式的空间转换与象征秩序研究·[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
·[何庆华]傣族祭寨神仪式空间的排他性 ·[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
·[霍志刚]遗产旅游与傣族神话资源转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李斯颖]德宏傣族族源神话的多元叙事与文化记忆
·[侯兴华]文化冲突视阈下云南部分傣族改信基督教与边境社会稳定·[金红]论傣族乐器“光邦”的象征功能
·[屈永仙]傣族口头传统文类及其传承者·[岩温宰香]傣族献祭竜林仪式的空间场域与文化传承意义研究
·[袁宣民]美味佳肴撩人醉——《饮食文化》介绍·[郭中丽]傣族孩童教养互动机制研究——以云南沐村傣族为个案
·傣族:在东南亚国家及其相互交往中举足轻重·[孙九霞]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
·[温小兴]傣族村寨的风水实践与文化整合·[金红]傣族乐器“光邦”的活态传承及其文化解释
·[艾菊红]傣族水井及其文化意蕴浅探·[郑筱筠]傣族《兰嘎西贺》故事不同版本原因初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