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人文社会科学:多元的现代性
  作者:张旅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12-01 | 点击数:4688
 

    现代性首先产生于西方。作为社会理论的一个分析范畴,它是指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以来所发生的、史无前例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社会现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首先,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现代性首先发端于西欧,然后向北美等世界其它地区扩散,直至全球几乎每一个角落,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它在某些地区,如欧美,已逐渐趋于成熟并“定形化”(crystallization,或译结晶化)。也就是说,从社会进化的角度看,现代文明在这些地区正进入发展的相对的“高台区”;而在另一些地区(非西方),现代文明则处在变迁—形成或加速变迁—形成阶段。这两个阶段有共性方面,也存在重大区别。其次,当代社会理论认为,现代性不仅是一种文明,而且是一种新型文明,它虽然源于以往的社会历史,从“传统社会”演变而来,但又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凸显出现代性文明与以往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现代性与以往有联系,但更侧重历史的非连续性或“断裂性”。异质性远远大于同质性,这就是为什么英国社会理论家吉登斯把现代性看作是“断裂性的”根本所在。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断裂性问题“未受到完全重视”,传统与现代性之间尽管存在延续性,两者都不是凭空虚构出来的,但是过去三至四个世纪以来出现的巨大转变如此剧烈,其影响又是如此广泛而深远,以至于当我们试图从这个转变以前的知识中去理解它们时,发现我们只能得到十分有限的帮助。这种新型和独特性,使得人类逐步置身于相对陌生的社会环境中,既从中获得丰厚的收益,又面临巨大的风险,收益与风险并存的程度非常不同于以往。对这种独特的文明,从古典到现代社会理论家分别从自己的认识和知识角度给予了深刻的分析,使得人们能够从多维度来把握它。例如,我们既可以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视角或维度,也可以从传统—现代性—后现代性的视角或维度,或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视角或维度把握它,甚至可以把这些维度联系起来把握它。这就是现代社会理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当代社会理论公认的现代性的另一个特点是,现代性,作为新兴的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其向全球的扩展,逐步孕育出带有普遍性和世界意义的理性化的社会结构、制度框架和符号系统的发展趋向,如社会结构的分化、工业化(信息化)、世俗化、都市化、民主化等。
     这反映出现代性与现代文明有非常多的共性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社会理论认为,现代性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文明,而且还是人类共享的文明。亦即它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主义原则的文明。全球化是这一原则不断拓展的结果和反映。人类进化的历史表明,进化有相对阶段的趋同性,如古代早期城市文明或农业文明的创生和传播,其中都隐含着进化的主线。自16世纪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进化的主线就是现代性。当代世界的统一性与多元性格局表明,人类诸文明虽然不会变成一种单一同样的文明,但人类诸文明在现代确实是在一个主线即现代性的主线或框架主导下前进的。文明或文化的多元化与趋同现象的全球化并存,人类的进化就是在这样一种矛盾中演进。当今世界存在着种种人类社会进化的路线或潜能,因为存在许多不同的进化之源,但能够构成主线的,惟有现代性(后现代性不过是现代性的进一步延伸和变种,或现代性的“激进化”、“激烈形式”)。尽管历史的发展有反复,现代性的演进不时地遭受挫折,但它还是不断地在全球各地顽强地表现出来。
     现代性是一种多少具有普遍主义(或普世主义)的文明。在东方,如日本,出现相对成熟的现代性以前,由于西方是现代性的发源地,在一段时期内又是唯一具有现代性的地区,因此,西方现代性的特征和现代化的模式当时便成为唯一的参照系,现代性被认为几乎等同于西方性,发展就是沿袭西方之路,“脱亚入欧”或“全盘西化”,是其极端的反映。这种状况和社会理论的认识只是在东方(尤其是东亚)部分地区的现代化逐步获得成功,才被打破和改观的。东方部分地区现代化成功的意义,在于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西方现代文明只是现代性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世界还存在许多不同的现代性文明。作为一种全球的框架,现代性是一种共享的文明,“抽象的文明”,“世界文明,”或“超文明”,而包括现代西方在内的许多现代文明不过是这类文明的亚形态。
     这样,我们看到,现代性呈现多样性或多元性。它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体。现代性演进的这种状况的出现,从根本上讲,与世界诸社会文化差异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理论基本上把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看成是由许多文明圈组成的体系。每个文明,尤其是主要文明,尽管发展过程和时间不同,但都有自己的“轴心时代”(Axialage)。轴心时代这个概念由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K·Jaspers)首先提出来,后来艾森斯塔德等人对此又加以完善和解释,主要指公元前500年前后发生在世界诸地区高度文明中的一系列智识变革或转型时期(对人类发展至今仍具有直接而深远影响的伟大哲学、宗教、文明产生的时期),如东地中海周边(近东)地区、印度次大陆和东亚地区一系列智识变革或转型时期。当然,推而广之,它还应该包括已经死亡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形成时期。也就是说,轴心时代是指主要的古老而伟大文明的定形化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文明也叫做轴心时代的文明。社会理论家把这个概念的重点放在“轴心”二字上,其意义是说,不管一个伟大的文明如何演化或发展,她都在本质上无法完全脱离自己轴心时代的文化核心内容,也就是使自身最初定型化的那些东西。例如,西亚近东地区的解释性的文化框架聚焦在宗教文本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后来的伊斯兰教文明是其突出的体现,印度次大陆文明在“文化的文学文本”上,东亚儒教(儒学)地区,尤其是中华文明在政治—规范符码或典章(即“礼”)上,古希腊在哲学思考上,古罗马在法理上。不管文明怎样发展,这些轴心的东西始终在或隐或现地发挥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文明的相遇或碰撞时尤其明显。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它的持续和或明或暗的核心作用,一个文明才会成其为那种文明。当然,文明的融合是存在的,但轴心时代的核心要素不会丧失,尽管可以变形,在遇到现代性时尤其如此。由于这些轴心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更多地发挥潜功能的作用,不同文化价值体系内的人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反应、接受、适应会有很大不同,现代性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在全球表现为多样性。例如,经济的市场化是现代性的一种表现,但由于经济和市场是“嵌入”和生长在受“大传统”或价值体系核心影响的社会关系(结构)中,因此同样是市场经济,在不同国家会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说,在现代以前,有多少种大文明,当今世界就有多少种现代性。
     研究现代性的多元性,最重要的是分析各文明赖以定形化的文化核心,也就是表现为大宗教或哲学并形成伟大传统的那些东西,如儒教(儒学)、印度教、佛教、希腊哲学、基督教、伊斯兰教。它们于历史的转折点上产生,过去扮演文化演化的“扳道工”角色,现在仍对历史的变迁具有或隐或现的重要影响。无论现代性的意识形态抑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都不得不受其影响并与之想相适应,或者说相互适应。这是当代社会理论所强调的。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1-2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何星亮]关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关系问题
下一条: ·跨学科与去学科:人类学的三个视角
   相关链接
·[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
·[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刘婷]试论清明文化从多元到一体的演绎逻辑·[李欣然]童谣,游戏与操场: 艾欧纳·欧匹和彼得·欧匹的儿童民俗学研究
·[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
·[关伟铭 关志和]「同源异脉」系统性保护民俗活动的完整文化特征·[柏仙爱]政策网络视角下我国非遗文旅融合政策执行研究
·[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赖婷]神圣与凡俗:福州猴神信仰的多元面向
·[贺少雅]乡村移风易俗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及其运行逻辑·[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丁庆旦]断裂的传统与现代性自救·[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