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4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4年会专区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的文化内涵
  作者:邓清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1-21 | 点击数:203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元基因与地域性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的文化内涵
邓清源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摘  要:武汉大禹治水传说产生于原史时期,传说的流传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同时也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从传说的发生、发展的历程展现出鲜明的历史性、时代性特征。武汉大禹治水传说中记录了远古时期大禹在武汉地区考察、治水所发生的故事,还包括后世武汉文化名人继承大禹精神或与大禹产生跨时空联系的故事,全方位地展现了武汉民众的社会实践传统和审美特性,既是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活土壤和精神资源,也展现了武汉地域文化的特性。
关键词:元基因;地域性;大禹治水;传说;文化内涵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下一条: ·[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相关链接
·[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周雨童]诗意空间·地域色彩·传承发展·[王祥 孙剑艺]关于方言民俗词语调查研究定位的思考
·[蔡磊]自我与他者:新媒体中武汉女人地域性格的呈现·[王丽清]论安徒生童话中景物描写的意义
·[孙正国]神话资源的雕塑呈现与公共空间化研究·[夏楠]规范·认同·升华:大禹治水神话的资源化与遗产化实践
·[张多]灾害的神话表征 ·[岗措]藏族传统节日的地域性特点
·[张举文]从刘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象看民俗认同的地域性和传承性·【讲座预告】车锡伦:中国宝卷的渊源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累积性、地域性(北大,2018年4月13日周五15:00)
·[程瑶]地域性与传说的当代传承·[张皋鹏]羌族妇女传统服饰地域性差异研究
·[萧百兴]催生“历史地理建筑学”:呼唤地域研究及其实践的文化总体性·[万建中]民俗志写作的缺陷与应有的追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