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4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4年会专区

[李美茹]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
——以浚县社火为例
  作者:李美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1-18 | 点击数:271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
——以浚县社火为例
李美茹
(河南师范大学)
摘  要:“逛庙会,看社火”是浚县人春节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浚县庙会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活动,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是一个集祭祀、娱乐、文艺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盛会。浚县社火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特定的民俗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庙会期间,民间艺人纷纷施展才华,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展现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庙会的发展为社火演绎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社火表演作为庙会的核心部分将庙会推向高潮,民间文艺团体在社火保护与传承,发展当地旅游,增加节庆氛围,增强群众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庙会的热闹氛围、社火的精彩演绎共同构成了浚县的狂欢节。
关键词:浚县庙会社火民间文艺团体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琳]文昌信仰在越南的传播与越南科举文化
下一条: ·[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
   相关链接
·[张旭]民俗舞蹈中的身体建构·[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白玉帅]桃林坪花脸社火的文化传承、艺术特征与功能主义研究·[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敏]甘肃泾川武社火仪式过程与功能研究·[赵德利]血社火中的巫术信仰与血祭原型
·[朱恒夫]社火與賽戲的形成、發展及藝術形態·骂社火:中国春节狂欢节
·[马佳]山西襄汾陶寺村公共空间的构建及其文化认同的形成·[赵德利]血社火中的巫术信仰与血祭原型
·[贾利涛]从血社火看刑罚的民俗展示及其象征意涵·The Shehuo Performance: Ancient tradition captured on film
·[李永平]陕西“血社火”的历史文化新探·[安德明]认同与协商:街子乡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
·[白麟]填补秦陇社火研究的空白之作·[李倩]晋南长旺村“背冰锣鼓”田野考察
·[赵德利]和谐的节庆狂欢·[田彬华 华明玲]仓山大乐和土门社火锣鼓的音声形态与文化显现
·文社火:嵩山闹歌·[董晓萍]陕西泾阳社火与民间水管理关系的调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