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作者:袁艺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03-05 | 点击数:4217
 

【光小明的两会文化茶座】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网品牌栏目“光小明的两会文化茶座”系列访谈,邀请文化领域代表和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议案提案等进行分享和畅谈,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期节目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带来关于“在云南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大试点项目”的探索经验。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巴莫曲布嫫

在去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将致力于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引入新时代新征程的云南发展大计,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勾勒出联动云南实践的广阔图景。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在云南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建议“在云南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大试点项目”。

为了将这个建议转化为实际行动,巴莫代表及工作团队去年专门开展了前期调研,调研的基本路径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多个基线行动领域,粮食安全、医疗保健、优质教育、性别平等、包容性经济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气候变化)、和平与社会凝聚力。

巴莫代表谈到,云南省的文化多样性为非遗系统性保护与上述基线行动领域的对接提供了有力支撑。以包容性经济发展这一行动领域为例,巴莫代表及其工作团队希望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为当地民众探索可持续的利用非遗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将传统手工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创造就业结合起来。例如,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传统刺绣工艺彝绣,就为当地民众,尤其是妇女和弱势群体提供了经济来源。

巴莫代表强调,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云南不仅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有多处世界遗产地,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去年刚刚申遗成功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等,这些都为我们同步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二者的协同增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在云南省实施这一试点项目,巴莫代表及其工作团队希望能够推动从一省到多省、从一地到多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

  文章来源:光明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条: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下一条: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