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首页民俗与教育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作者: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01-23 | 点击数:7843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内容摘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配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实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知识体系更新演化,编修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主要目的是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科专业管理、规范研究生培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制订培养方案、开展学位授予等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学科专业设置、监督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渠道。

  中国语言文学各二级学科及主要研究范围如下:

  1.汉语言文字学

  本学科主要研究古今汉语及其发展历史,探索汉语言文字发展的规律,包括现代汉语、汉语史和汉字学等专业方向,系统关注古今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各方面。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修辞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方言学、汉语及汉字发展史,也包括传统的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古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还有近代以来产生的以研究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为主的古文字学、以研究近代汉字为主的近代汉字学等,同时关注汉语汉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联、汉语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等。本学科研究涉及诸多文理学科的交叉融合,包括实验式和数字化的研究方式等。

  2.理论语言学

  本学科以探索人类语言普遍规律为目的,立足于中国境内的语言和方言,用语言学一般原则研究中国语言事实,并用中文研究中所获得的独特发现,丰富和修正普通语言学规律,为思维科学、认知科学和文化研究奠定基础。理论语言学关注语言的发生、获得、发展、变异等,在语言的结构分析、历史比较、功能解释等方面构建方法体系,揭示语言的人文属性、认知属性和生理属性等方面的特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历史语言学、语音学、音系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分支学科,研究语言的共时结构规律和历时演变过程,主要学派有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理论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为汉语言文字学和应用语言学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撑。

  3.应用语言学

  本学科是一门将语言学运用于社会各相关领域的学科,也是一门把语言学和众多相关学科相联系、相结合的学科。本学科是在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研发语言文字应用相关成果和产品,为语言文字教育、服务和使用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学科领域主要涉及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语言战略与语言安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标准语建立与推广、语言资源保护利用、语言教学(母语教学、外语教学、对外语言教学)、辞书编纂、语言翻译、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智能与技术、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语言病理、语言服务、语言产业与语言经济等方面。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将不断扩大和变化。本学科研究者既需具备语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也需掌握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知识,还应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开发应用能力。

  4.文艺学

  本学科主要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机制,对文学实践的一般规律予以理论概括。文艺学传统上包含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个分支;随着各学科分支的细化,文艺学实际等同于文学理论,包括文学基本理论、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史理论。文艺学的研究范围可从三个相对区别的视角来界定:一是着眼于文学自身特点的文学语言研究、文体学、叙事学、文学符号学等;二是着眼于文学与人类一般活动或其他活动关系的文艺美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人类学等;三是着眼于文学理论历史源流的中国古代文论、外国文论研究。同时,鉴于对文学活动本质认识的不断变化,文艺学已经扩展到并涵盖了文学与艺术综合研究、文化批评等领域,与哲学、艺术学、传播学等保持开放、交叉的关系。

  5.中国古代文学

  本学科以中国古代文学及其发展的历史为对象(通常将近代文学也作为本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既有的各类文献资料展开学术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历代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和创作经历,文学作品的题材、风格和艺术手法,各类文学体裁的形成与演变,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兴衰影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之间的承传与新创关系,文学理论、批评的特质及其与文学创作间的相互关联,文学与诸如经济、社会、生活、政治、思想、艺术、信仰等领域在相应的历史时期之内的交互关系等。以艺术的评鉴、历史的考证与思想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的实际,梳理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的规律和传统,阐发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价值,进而更充分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学科的当代文化使命。

  6.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学科主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包括现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批评、文学流派和文学社团、文学制度和文学媒介、文学传播及文学交流与互鉴等,同时充分重视并包括文学与社会发展转型、文学与思想文化建设、文学与外来文化及世界文学、文学与前沿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关联与研究。本学科尤为重视促进、阐述文学经典的生成及其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贡献。本学科广泛地具有并体现出与现当代政治、思想、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深刻关联性,包括与近代文学、比较文学等纵横向文学现象都有学科领域的直接关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既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表征,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建构内容。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形成开放、对话与互鉴、互补的关系。

  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本学科主要以我国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含口传文学、书面文学和数字文学)、文献以及与国内外其他民族语言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和相互影响。

  本学科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含文献)两个子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少数民族语言现状及历史发展、语言规范、语言信息化和语言比较研究,还包括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史、文字史以及中华各民族语言的交流交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主要研究各少数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民间文学、书面文学和数字文学的历史、现状及其发生发展的文化传统、特点规律,还包括中华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交融。少数民族文献研究包括古籍文献的整理、分类、注释、翻译、理论研究以及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精华与内涵。

  8.中国古典文献学

  本学科主要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研究范围包括传世文献、亡佚文献、出土文献以及域外汉籍等。文献包括书籍类文献和非书籍类档案、文书、书信等文献。分支学科有古籍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典藏学、古文献整理、文献文化史以及古文献数字化研究等。

  古籍目录学致力于古籍的目录编撰和理论阐释。古籍版本学致力于古籍版本的鉴定,版本源流的总结,版本优劣的讨论。古籍校勘学致力于书籍不同版本之间文字异同的校对、分析,以及书籍之间交叉部分文字异同的讨论,以订正文本流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总结书籍流传演变的轨迹和规律等。典藏学是指研究文献的收藏史、收藏保存方法、藏书家事迹、图书文献借阅等。古文献整理主要包括版本鉴定、编目、校勘、标点、注释、翻译、汇编、辑佚、辨伪、影印、数字化等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文献文化史是把古典文献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产物,研究书籍文献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作用和贡献。文献数字化研究是对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学科注重实践,同时充分重视理论、方法和规律的总结;既是相对独立的学科,又是从事中国古典研究及相关学科的基础学科。

  9.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本学科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比较方法,对世界各国、各区域的文学、文化和国际文学关系史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包括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个方向。比较文学的根本特点是突破国家、民族、语言、学科、文明的界限,研究内容主要是本学科的理论建构、比较诗学、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接受、译介学、形象学、变异学以及文学的跨学科、跨文明研究等;世界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基础、前提及理论视野,也是通过不同语言的文学的生产、流通、翻译及批评性选择的一种文学历史演化生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东西方文学、民族文学、区域文学、经典文学及跨文化的文学思潮与流派的发展规律等。

  10.民间文学

  本学科主要对象是指民众以口头方式创作、流播、传承的文学,分支学科包括神话学、故事学、传说学、歌谣学、史诗学等。从学科历史和特性而言,民间文学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传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科内涵及研究内容跨越了民族和国家,注重人类共同关切、表达人类共同愿望;既是超越中外、全人类共享的文学形态,又是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优良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适合国际文化交流,包括“讲好中国故事”、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等。本学科兼重文献和田野实践及调研,与中国语言文学其他二级学科充分交叉共通,并能拓展为基层文化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土教育、文创产业、旅游开发、社区文化工作等。本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在通俗文学、戏剧影视和数字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等方面已产生广泛影响。

  11.中文创意写作

  本学科以培养学生的中文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课程的讲授和写作方法、技能的训练,促使学生具有应用文及一般写作的基本素质,并发掘和鼓励文学创作及相关研究的专门人才。本学科也包含写作方法研究和文学教育研究。

  本学科特别注重创造力的激发、养成和拓展。文学创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大学专业教育获得训练和提升,也需要写作教育结合社会文化发展予以综合培养。中文应用型写作需要专业教育引领、推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中文创意写作既重点培养具有原创力的文学创作人才和具有深厚专业基础、出色创意才华的高层次应用型写作人才,也包括对创意写作学及新媒介写作研究、创作理论、写作教育等研究人才的专业培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教育方式,有效促进创造性写作能力的提升。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密切关联的儿童文学,在我国一些高校已成为独立或分支学科;一般所谓网络文学的学科属性具有不确定性,跨学科特点比较显著。戏剧与影视、国际中文教育、计算语言学等,学科归属上已成为其他独立或分支学科。

  此外,社会学主要包括9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社会心理与社会认知、老年学。其中: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是研究各国各民族长期传承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知识系统及其物质产品和相关风俗习惯的学科。主要记述和研究民众日常生活模式,涉及物质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民间叙事和表演等具有传承性的人类文化现象。民俗学包含历史民俗学、理论民俗学与应用民俗学三个学科分支。通过对民众生活传统的历史与当代实践研究,巩固全民文化记忆,增强社会整合,维护民族文化主体性,促进跨文化交流。


  新闻背景

  1997年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之前,民间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辖的二级学科,1997年研究生学科目录调整时,民间文学二级学科被一分为三,即中国古代文学(含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含民间文学),以及社会学一级学科下新增的二级学科民俗学(含民间文学)。但实际上,在此后各校的招生目录中,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几乎不提及民间文学,实际上造成“民间文学”在中文学科“有实无名”的境况。后来,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可以自主增设二级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纷纷自主增设“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博士点。此番学科目录调整,是对民间文学重要学术意义的再确认,必将促进相关学科良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辽宁大学新增中国民间文学博士点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
·[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胡南]回到人的立场
·[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