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杨利慧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卷》
  作者:杨利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7-01 | 点击数:4135
 
书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卷》
编者:杨利慧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4月
  ISBN:9787520399036

       
 
 

  作者简介: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神话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出版《女娲的神话与信仰》《神话与神话学》《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神话主义: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中的神话挪用和重构》(合著)等学术专著多部,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和译文近百篇。获得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等奖励。

  内容提要:

  本卷辑录了相关论文33篇,按探讨主题分为了六个部分:理论性探讨;节气与立法;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珠算;其他。由于牵涉范围较广,相关成果来自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民间文学、民俗学、人类学、医学、体育学、艺术学、数学以及天文历法研究等。所探讨的内容有的涉及列入各类非遗名录的具体项目,有的事象(例如峨山彝族的林木崇拜)目前虽未被列入名录,却反映了民众对于自然界和宇宙的观察、总结和实践,因此也是本卷不可或缺的部分。

  希望本书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中国民众世代相传的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丰富知识和实践,展现中国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进而充实并推进国内相关研究和保护实践,也为国际范围内这一特定非遗门类的保护提供中国的视角与经验。

       目录

       总序  杨利慧

  理论性探讨

  转变理念正当时
  ———有关文化理念的再思考  刘锡城
  民俗学视角的“斯诺命题”
  ———“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阐释  叶春生

  节气与历法

  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  王加华
  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  刘宗迪
  危机·转机·生机:二十四节气保护及其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  张勃
  从节气歌谣、谚语看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  季中扬
  二十四节气在日本的传播与实践应用  毕雪飞
  传承之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像记录研究
  ——以新龙藏历“十三节”为例  扎西翁加
  彝族毕摩文献中的十月太阳历研究  阿牛木支、老板萨龙

  传统医药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气化理论与天人合一  郑晓红
  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  王凤兰、何振中
  中国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  王伟杰
  古典针灸理论的自然观探讨  韩红
  “非遗”光环下的保护与传承
  ——人类学视野下中医针灸的文化探析  肖芒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以平遥王氏中医妇科为例  钱永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环境可持续性
  ——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  巴莫曲布嫫
  焕发新生机的藏医药浴法  甄艳
  贵州苗医苗药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路径浅析  张鹏飞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论中国古代宇宙观与传统武术之哲学基础  刘锋、史兵、郭振东等
  传统武术的生态意蕴  王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的“关系”研究
  ——基于民间习武共同体的“关系”建构及维系机制研究  吕韶均、李向阳、彭芳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陈小蓉、何嫚、张勤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
  ——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为例  李雨蒙
  游艺民俗与艺术的起源  张士闪
  体育人类学视角下的苗族赛龙舟文化解析  冉孟刚
  现代杂技的审美意蕴  高伟
  西藏古代杂技价值与传承研究  罗帅呈、丁玲辉
  政治空间压缩与杂技传统的建构
  ——基于杂技艺人“化外之民”形成与发展历程的考察  王立芳

  珠算

  《数术记遗》珠算思想的宇宙视野  韩英、韩品玉
  中国文化瑰宝珠算的申遗之路和复兴之路  罗见今

  其他

  满族民间叙事中的生态认知与哲学意蕴
  ——《岫岩满族三老人故事》解读  江帆
  遗产化与神话主义: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地的神话重述  张多
  彝族民间林木崇拜及其生态意义
  ——以峨山彝族自治县为例  黄龙光、白永芳

  后记

总  序

  20世纪中期以来,面对迅猛发展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出台国际化保护政策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21世纪初,为适应世界各国对其多元的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丰富性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见证而日益高涨的保护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正式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该《公约》在国际法中牢固确立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至今已得到超过90%的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批准,接近于全面批约。这项全球性的文化保护工程促使人们日益普遍地认识到:文化遗产不仅仅是物质的,还包括世代传承的丰富的非物质传统,它们是社区特性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载体,也应该得到保护和促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的界定,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在《公约》的体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类: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中国于2004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目前已迅速成为世界上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截至2020年12月,中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共计42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大项、3145子项,另有数目繁多的省、市、县级非遗项目。中国非遗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和生活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维护民族认同、维系国人文化认知、助力国家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近年来,中国政府充分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和教育功能,已多次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例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纳入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中;刚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多处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更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明确规定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第三十四章第三节)。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迄今已开展近20年,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但是,尽管国内已有一些关注非遗研究和保护实践的论文选集,总体而言,对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尚十分缺乏,致使其分散在各类学术刊物中,未能得到集中的展示,不利于对中国在非遗领域探索20年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的总体把握。

  有鉴于此,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和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编辑出版了这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丛书。该丛书一共7册,以《公约》的分类为基础,首次全面梳理、总结并展示了中国学界在非遗理论与保护实践、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以及社会仪式和节庆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所有论文均经过精心遴选,集中代表了20年来各领域的代表性成就。其中,“理论卷”着重探讨了非遗的概念与历史,社区、商业利用、性别平等等非遗发展中的重要横向问题,以及非遗语境下的学科思考、对中国实践的总结与反思等。其他卷本,如“口头传统卷”“表演艺术卷”“社会实践、仪式与节庆活动卷”“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卷”“传统手工艺卷”,则分别收录了该领域较高水平的研究文章。此外,丛书中也包括了2018年在北师大召开的“‘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该次会议上,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比利时、希腊、塞尔维亚、波兰、保加利亚、伊朗、越南和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非遗专家们,与中国学者一道,共同探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实践中的规律,分享各国的有益经验,同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此次纳入丛书结集出版,不仅展现了国际相关领域的前沿探索成果,也对当前国际国内广泛开展的乡村振兴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非遗的内容十分广泛,研究非遗的学科也很多。因此,本套丛书所收论文不仅涉及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系、艺术学、体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还包括了数学、天文历法研究、医学等理工类学科的探索。各册中既有历时性的审视,又有共时性的对照;既有宏观的理论分析,也有具体的案例研究,以及在操作层面上的建言献策;既从多方面展现了中国自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也揭示出其中交织的复杂张力以及学界对其的深刻反思。在很大程度上,该丛书是“中国非遗研究20年”的一次成果检视。

  本套丛书的出版得到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建设项目的资助。该项目于2019年5月获批立项,由北师大文学院牵头,联合历史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等联合建设,目的是依托北师大深厚的人文学科基础,统合校内外相关研究和教学力量,建设一个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非遗和区域文化为主体、以文旅融合和文化传播为特色的优势学科和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同年12月,作为该项目的重要成果,北师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在继承和发挥北师大以往的民俗学学科优势的基础上,为强化非遗研究、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搭建了一个新的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平台。

  2021年对中国非遗工程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今年是中国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10周年。值此之际,将中国学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总结和集中展现,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非遗的本质与规律,增进本土非遗理论的建设,促进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实践,并更有效地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经验和视角。

  是为序。

  杨利慧
  2021年5月9日于北师大

后  记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丛书,主要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以下简称《公约》)中的分类体系来分卷编纂的。2019年底,我和研究所的同事们商议启动该项事宜时,觉得其中最难把握的一类便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在《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被划分为五大领域(domains):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事实上,这一分类体系内部存在着诸多交叠,因为许多非遗项目都关涉多个领域,正因如此,在各缔约国提交的申请文书中,不少项目的领域归属都是多重的,例如2016年被列入“优秀实践名册”的克罗地亚Batana生态博物馆项目,便同时属于上述五类。在我看来,这五类中“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最为宽泛,与其他各类交叠最多:说到底,非遗的根本性质之一便是“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的,因此,归根结底,可以说几乎所有非遗项目都可在某种程度上归属于“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在本书中,刘锡诚先生也认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而珍贵的民间知识,包括天象、农耕、田猎、游牧、航海、历算、风水、强身、祖先崇拜及民俗仪礼等多方面的知识;叶春生先生认为中医药、针灸、气功等等也包括在内,亦可由此得见此类知识和实践涉及范畴的广泛了。

  大约是由于《公约》的分类体系有些宏阔,且与本土惯常的分类和用语不同,中国的非遗分类采用了与自身学术研究传统和公共文化实践更相衔接、且更易于被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体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将非遗分为六大类: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则将非遗划分为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在上述分类中,均没有明确划分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这一类。

  由于《公约》的分类体系中“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范畴过于宽泛,而中国本土的分类体系中又缺乏此项,这不仅在两个分类体系的衔接上造成了抵牾(本书所收刘锡诚和叶春生两先生的文章对此有诸多讨论),造成了国内学界和保护实践中对该非遗类属的关注明显薄弱(刘锡诚先生便认为:中国非遗保护理念中存在着“忽视或轻视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等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狭窄的、多少有些误谬的文化理念”,需要纠正和转变),也为本集的编纂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如何既广泛体现中国人世代相传的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学人的相关研究,但又不与其他探讨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及仪式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的各分卷相重复,成为本卷编纂时的主要挑战。

  经过反复思索以及与同人的商议,最终本卷的编选依据了如下原则:

  第一、以明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并被划定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属的中国项目为主线,同时将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分类法与中国本土的分类体系适当融合。目前,我国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的相关项目共有六项,分别是:中医针灸(2010年)、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2013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2016年)、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2018年)、太极拳(2020年)、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2020年)。它们都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宇宙关系的传统认识和实践,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深厚文化内涵。本卷以这些非遗项目为统领,将涉猎内容适当扩充到了本土分类体系中的节气与历法、传统医药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从我们梳理的情况看,学界和非遗保护机构对上述非遗项目的研究状况十分不均衡,其中对二十四节气的探讨相对较多,而从非遗视角考察其他项目的则明显不足,有的非遗项目目前可见的、揭示其中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特质的成果仅有概述性报道,学术研讨急待加强。需要说明的是,本卷自2019年启动编纂,2020年上半年选编工作基本完成,其中已包括了对于太极拳的研究,但是未能收录于2020年底列入《代表作名录》的送王船相关研究。

  第二、阐释性理论研究与非遗保护实践成果兼容。在每个专题中,尽可能既包括揭示其中蕴含的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哲学、审美等意蕴的学术研究或概述性报道(不一定均从非遗保护的视角)——例如对风水的民俗学阐释、对中医针灸与“气”的关系的探讨、对传统武术中包蕴的宇宙观的思索等,也包括探讨其非遗保护理念、方法、遗产化过程以及保护中存在问题的论文,如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传统医药类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体育类非遗综合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应用等。

  第三、为展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事实上涵盖更广泛的非遗门类,本卷在“其他”类中适当收入了江帆、张多以及黄龙光和白永芳撰写的三篇论文,分别涉及满族民间故事中的生态认知和哲学意蕴、红河哈尼人在梯田稻作农业遗产化过程中经历的传统神话的变迁,以及峨山彝族人对于林木的民间信仰。

  最终,本卷辑录了相关论文33篇,按探讨主题分为了六个部分:理论性探讨;节气与立法;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珠算;其他。由于牵涉范围较广,相关成果来自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民间文学、民俗学、人类学、医学、体育学、艺术学、数学等。所探讨的内容有的涉及列入各类非遗名录的具体项目,有的事象(例如峨山彝族的林木崇拜)目前虽未被列入名录,却反映了民众对于自然界和宇宙的观察、总结和实践,因此也是本卷不可或缺的部分。

  希望本书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中国民众世代相传的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丰富知识和实践,展现中国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进而充实并推进国内相关研究和保护实践,也为国际范围内这一特定非遗门类的保护提供中国的视角与经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书篇幅有限,我们的学术视野和水平也有较大局限,因此本书的收录难免挂一漏万。诸多不足之处,尚请方家批评指正。

  最后,衷心感谢本书所有的作者们,感谢他们的慷慨授权,由于他们卓有见地的阐释和保护实践,使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并传承的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深刻知识、深厚智慧和丰富文化内涵得以彰显和弘扬。阅读本书使我深受裨益。在本书选编的过程中,我指导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付出了大量劳动,孙伟伟、贾志杰、包桂兰、霍志刚、张淇源、龙玫、宋嘉琪、袁依萌、高可等,不仅积极协助我查找资料、遴选论文、联络作者,还对文稿进行了反复核查和校对。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项目的学术主管丁红美女士细心而负责地帮助我审校了部分稿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张林女士为本套丛书以及本卷的出版付出了诸多辛劳。在此一并致谢!

  杨利慧
  2021年10月于北京师范大学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施爱东:《故事机变》
下一条: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