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崔若男]疫情时代的民间文学
  作者:崔若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5-03 | 点击数:45301
 

   作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即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它深切地将个体际遇与社会结构、人类命运联结在一起。在这种人类历史重要节点上,民众如何借助民间文学传统来表达自我与应对危机,是“朝向当下”的中国民间文学不可回避的话题。

  反映民众精神生活。相比以往的民间文学,这次疫情暴发后出现的文本在内容上紧密围绕民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从传播方式上来看,不同于以往民间文学的“口耳相传”,疫情期间的民间文学既有“口头—媒介—口头”这样的传播方式,同样由于居家隔离生活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联系,民间文学还在更大程度上依托网络媒介传播。

  尽管具有新的内容与形式,但这些与疫情相关的民间文学文本仍然符合民间文学的本质,它是民众对独特生命经验以及集体记忆的表述。从表象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频发的新闻热点、快捷的网络传播以及被迫按下暂停键的“闲暇生活”等,为民间文学的集中产生提供了土壤。然而,从更深层次来看,突然暴发的疫情使民众的生活瞬间从“常”进入“非常”的“阈限”状态。在这种“阈限”状态里,不但表达着对战胜疫情的乐观与信心,也包含对回归“正常”的渴望。

  挑战与机遇并存。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全方位且深入的影响。就文化而言,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指出的那样,疫情使得很多活态遗产的现场活动不得不取消或推迟,遗产相关的物品和原材料也难以获得。活态遗产的传承人也因此失去收入和生计,进一步影响到遗产的传承。但同时,特殊的危机时期又催生了活态遗产前所未有的韧性和创造力,甚至孕育出新的内容。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网络上创建了“非遗与新冠肺炎平台”(Platform on living heritage experiences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旨在展示疫情时期活态遗产如何成为“相互关联的纽带,强化了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作为活态遗产之一的民间文学也在此刻抓住机遇焕发新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就该平台所提供的案例来看,因疫情无法巡演的印度民歌歌手通过网络社交软件进行现场表演;摩洛哥学生群体利用居家时间向家中长辈收集民歌和故事;而中国哈萨克族则借用其传统艺术形式阿肯弹唱来宣扬防疫政策。

  实际上,在疫情期间,除了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外,还产生了大量由地方文化精英或传承人参与制作的民间文学文本。这些文本借助民间文学形式,以“旧瓶装新酒”,将各类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与时事结合,在传承民间文学的同时,也积极响应政府的防疫政策,成为国家话语的民间书写之一。

  以河西宝卷为例。中国政府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制定了联防联控、常态化防控、动态清零、“四早原则”等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防疫政策。但由于专业医疗术语可能带来理解偏差,因此,借助通俗易懂、在民众中具有厚重根基的民间文学有助于实现精准宣传。

  作为流传于甘肃省河西地区的民间说唱艺术,河西宝卷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疫情期间,当地学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河西宝卷为形式,创作了各类与疫情相关的“新”宝卷,旨在普及与宣传防疫知识、防疫政策。例如,凉州宝卷(河西宝卷的一种)的省级传承人赵旭峰与李卫善创编、演唱的《战疫情宝卷》,采用传统宝卷的曲牌,将常态化防控与“四早”原则写进了宝卷唱词中:“自我防范更重要,遏制扩散自觉行,出门必须戴口罩,居室通风洗手勤。不要随地乱吐痰,发现症状早治病,春节期间少走动,响应号召不聚会。”他们还将录制的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传统的河西宝卷从内容上看,主要包含四种类型:佛教故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及寓言。在甘肃省,以任积泉为首的地方文化工作者们以抗疫为主题创作了《战瘟神宝卷》。该宝卷继承了河西宝卷散韵结合、念唱一体的艺术特色,同时根据故事情节分别选择了“拔胡麻”“十炉香”“十里亭”等曲牌,以传统形式讲述了新时代的主题:“生命至上是根本,举国同心渡时艰。舍生忘死医者志,尊重科学路径明。命运与共同生死,力斩瘟神奏凯旋。”疫情期间由地方文化工作者或传承人制作的这些民间文学文本,将民间文学作为资源从形式或内容上加以改编和利用,进一步与抗击疫情的国家话语同频共振,民间文学在新时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4-25第A06版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杨利慧: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
下一条: ·巴莫曲布嫫:加快落实“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
·[李向振]公共事件中的村落政治及其实践逻辑·[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