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晚,随着最后三个分会场结束研讨,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落下帷幕。自11月13日上午年会开幕,历时七天的中国民俗学会“年会周”汇聚了全国各地300余位学者,在50个云端分会场围绕“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发展”的主题开展学术报告、对谈和研讨。
“年会周”是中国民俗学会在新冠疫情的不利条件下,充分运用互联网视频会议技术开展灵活且深入学术交流的创举。50个分会场各有小主题,学会秘书处将307篇入选论文进行细分,使得每个分会场都能聚焦一个话题形成学术对话的张力。
本年度“年会周”总体上分为“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学的研究进展”“当代中国的礼俗社会”“艺术民俗学”“城乡日常生活中的民俗学”“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和学术史”7个版块。从研讨的实际情况看,许多参会代表都表示这样的聚焦式、开放式线上分组研讨效果很好。在各分会场,由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担任召集人,商定开会时间后向全体代表提前发布。每场设1—2名主持评议人,皆由在各个话题上术有专攻的学者担纲。每组6位发表人既有成熟学者也有硕博研究生,新老世代的研究互相启发,既有经典研究的推进,也有实地调查的阐微,更有年轻学人带来的新气象。
从总体上看,本次年会的学术研讨可概括为一个亮点、三个趋势。一个亮点是青年学人的研究在实质上拓展了民俗学的阐释域,诸如EVA、SCP基金会、Coser、短视频、B站、直播、电子游戏、狼人杀、都市家居、儿童民俗、程序员节、谣言、可视化……这些话题对传统民俗学研究来说显得陌生、异质。但是在青年学人的分析、解读、批评之下,民俗学一贯立场和特定理论方法在这些新事象的研究中徐徐展开。这些话题与传统民间社会中的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故事讲述、节庆仪典形成了对堪和对话,显示了民众文化生活永不枯竭的内生动力,也让人对中国民俗学的光明未来充满信心。
此次年会学术研讨体现出的一大趋势是民俗学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大有作用、大有可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话题中,学者们敏锐地看到“如何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其中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是通过城乡发展的再平衡实现共同富裕,而在具体实践中,乡村民俗文旅、乡风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双创”、村落生活传承等等都是民俗学长期关注的领域。此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话题上,与会学者也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给予了呼应。尤其是在非遗研究上,很多学人的报告中显示出摆脱简单描述“非遗”项目、走向反思与务实的倾向。
年会研讨体现的第二个趋势是,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传统的优势领域进一步推陈出新。例如神话学研究凸显成神机制问题、深拓神话主义研究、重铸结构和比较研究;传说学和故事学积极反思基本概念、将叙事内部法则研究进一步精细化、开拓文化空间研究;史诗学则进一步推进全观诗学研究、夯实口头诗学中国学派的基底。再例如对于传统社区中的礼仪和节庆研究,学者们对天南海北一个个小社区中的案例进行精细分析,以小见大,从特殊个案中探讨普遍规律。学者们的研究充分展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智慧和文化创造力,这正是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研讨中体现的第三个趋势是多学科青年学者的广泛参与,民俗学以往薄弱的研究领域得到了有力推进。例如在艺术民俗方面,以往民俗学者往往不通音律、不识画意,而这一次很多具备各种艺术门类背景的学人呈现了民俗学研究在阐释生活美学、艺术性交流方面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再比如以往民俗学长于域外理论的消化吸收,而对域外民俗/民间文学本身的研究不够。这次年会不少学人将目光延伸到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缅甸、英国、美国、法国乃至非洲,显示出中国民俗学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民俗学一百多年积淀下来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可以为世界民俗研究贡献新知。
借助互联网技术,“年会周”接续了中国民俗学会一贯的同人学术研讨风气,并且在学术交流形式、组织和议程上有创新,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赏。特别是围绕国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积淀出发,贡献了民俗学的智慧。相信为期一周的学术盛宴,在与会者的研讨、碰撞、论辩、共鸣中,会持续形成学术示范和启迪效应,有力支撑更多优质成果的产生。
经由此次完全线上会议的实践,未来中国民俗学会的年会组织形式更加多样,既有纯线下会议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也有纯云端的会议模式。本次会议充分显示了利用新技术的便利,通过云端办会的优势,进一步团结了广大民俗学工作者,扩大了中国民俗学会的学术影响力。
供稿:张多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