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梅联华]美丽乡村建设
——以南昌青云谱朱姑桥梅村为例
  作者:梅联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7 | 点击数:1293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美丽乡村建设

——以南昌青云谱朱姑桥梅村为例

梅联华

南昌民俗博物馆

摘 要:美丽乡村建设:发掘古村落、古建筑、古文物等乡村物质文化,进行整修和保护。搜集民间民族表演艺术、传统戏剧和曲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族服饰、民俗活动、农业文化、口头语言等乡村非物质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村庄应挖掘并宣传古民俗风情、历史沿革、典故传说、名人文化、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建立乡村传统文化管护制度,编制历史文化遗存资源清单,落实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
朱姑桥梅村,历史悠久、古建成群、名人辈出、风光秀丽,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一座保留较完整,颇具明清古建筑特色,历史文化积淀远涉汉唐,古风遗韵、民俗犹存的江南古村。该村紧傍南莲路,与八大山人纪念馆仅3里之遥,交通十分便利,是南昌青云谱区一处极具开发价值的宝贵人文景观资源。整合青云谱区旅游资源,透过独特的观察视角、提供冷静的旅游思索判断。
树立青云谱区和城市建设一体化的观念,让美丽乡村建设、民宿集群旅游区开发和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市民、游客即可享受到美丽乡村的文化特色、优质生态滋养、人文滋养,也可时时感受到现代都市生活的方便和时尚气息。
关键词:乡村;建设;朱姑桥梅村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毛心韵]儿童绘本与地域文化的再生产
下一条: ·[孟琳峰]破碎与重建:新媒体时代的神话知识趋同化
   相关链接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
·[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张洁]宁夏乡村旅游与非遗融合发展研究
·[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王卫华]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传承
·[王凌志]电白乡镇非遗文化治理实践探寻·[王京]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马光亭]认猪为母:苏北乡村的动物信仰·[李雨露 沈昕]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非遗文化场域空间生产的实践研究
·[李瑜恒]龙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孔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空间规划的要求、模式与建设原则
·[何潇 俞冰]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刍议·[郭永平]乡村振兴背景下晋陕豫民俗组织与治理共同体建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