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李君]中国“结”:情感与功能
  作者:李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6 | 点击数:700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中国“结”:情感与功能
李君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摘 要:“结”字由形符“丝”和声符“吉”构成。“丝”本义指绳节或丝线;“吉”本义指金属利器,又与坚、紧等字构成同源词,有“坚实”之义。通过对“结”的构形符号以及音义、形义关系分析其语义,并结合语境与文献用例来探讨其民俗信仰、人生仪礼、节日庆典、物质生产、社会组织等民俗功能及其情感象征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得出,结作为一种民间科学技术而产生,与民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关键词:结;语义;语境;民俗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济民]魂归何处
下一条: ·[李丽楠]地景传递社会记忆的机制研究
   相关链接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王威]新媒体语境口头传统的新生性发展
·[施尧]冲绳神歌的再语境化实践: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彭伟文]“脱序”与重构:中国民间结社研究的社会史视角
·[吕乃华]现代农业下的“三农”文明调查·[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
·[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霍福]历史场阈中的目连戏研究
·[惠嘉]民俗学—民间文学“穷举式”语境研究的反思·[郭翠潇]国际档案理事会RiC档案著录标准对中国口头传统建档语境描述的启示
·[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邓李]解冤、劝孝和倡德:重庆民间觉皇宝坛《佛门解结科范》伦理文化探究
·[陈杰]盘古神话的生成:本土化与地方化的结合·[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吴晓东]殛鲧羽山:日月雷三角结构神话·[王薇]非遗保护语境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王威]新媒体语境下的口头传统演述·[孙宇飞]非遗语境中民俗精英的力量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马志远]丁兰刻木故事的结构分析及其叙事传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