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李翠含 吕韶钧]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蕴涵
  作者:李翠含 吕韶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6 | 点击数:2092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蕴涵
李翠含 吕韶钧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中国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南和方向,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和时代场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立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传统文化基础上,存在形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扮演使者的角色,是族际互动交融的重要桥梁。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基础牢固,是多维度的共同体。主要表现为和谐包容天下一家的文化共同体,看重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活共同体,爱国尚武、凝聚中华的情感共同体,荣辱与共、命运相关的利益共同体。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内涵,充分展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做出贡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内涵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
下一条: ·[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
   相关链接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
·[秦天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传承策略探析·[李翠含]生生不息 代代相传: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逻辑研究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张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语言能力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岩松]非遗保护背景下红原藏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万建中]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身体经验和身体意义·[田祖国]地域文化视阈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
·[吉灿忠]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进展·[陈宇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功能初探
·[李延超 饶远]水与火洗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刘景堂]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光明日报: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亟待强化·[白晋湘]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
·[段辉涛]对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思考·[张宝根]从文化变迁看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