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0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0年会专区

[刘晓悦]民俗文化对家族成员间情感的凝聚作用
——以《千江有水千江月》为例
  作者:刘晓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11-15 | 点击数:3242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论文•
 
民俗文化对家族成员间情感的凝聚作用
——以《千江有水千江月》为例
刘晓悦
(山西师范大学)
摘 要: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种社会规范,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民俗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之中支配着人们的所有行为。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民俗教育规范了文化个体,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台湾作家萧丽红的小说《千江有水千江月》,讲述了台湾渔港的一个女孩贞观的成长历程,小说中细致地描写了当地的民俗生活。在贞观成长的过程中,这种民俗文化培养了她深刻的乡土、乡音、乡情。本文细致分析小说中各种民俗生活对家族成员之间伦理道德、文化情感的模塑作用,从民俗文化的功能的角度,理解家人亲情不仅源于血缘关系,还有民俗文化对家族成员间情感的凝聚作用。
关键词:民俗;教化;伦理;维系;凝聚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任志强]危险的愉悦:作为“替罪羊”的狐与妓
下一条: ·[姜国洪]论黑龙江当代民间文学的饮食民俗
   相关链接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3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朱玲玲]民俗体育与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研究·[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
·[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郑新胜]关于民俗审美问题研究的思考·[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